中欧班列破10万列: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里程碑
中欧班列破10万列:共建“一带一路”的新里程碑
2024年11月15日上午,随着X8083次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缓缓驶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发送货物超1100万标箱,货值超4200亿美元。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欧班列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数据见证发展成就
自2011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发出以来,这条横跨亚欧大陆的货运通道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27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基本覆盖亚欧全境。
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1.9万列、发送207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9%。开行万列所需时间从最初的90个月缩短为6个月,货物品类已增至53大类5万余种,高科技、高附加值货品占比逐年提升。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中欧班列不仅是一条物流通道,更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德国杜伊斯堡为例,这座曾经的“德国工业心脏”因中欧班列焕发新生。杜伊斯堡港如今每年处理货物超过400万标箱,上百家中国物流和电商企业在此落户,为城市注入新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动力。
在波兰,作为中欧班列进入欧盟的重要门户,约90%的班列过境或抵达波兰,促进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匈牙利通过扩大“一带一路”铁路网络建设,推动交通现代化,其5G智慧铁路港成为欧洲首个5G网络管理的智慧物流枢纽。
全球贸易的新桥梁
中欧班列以其高效、稳定、绿色的特点,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桥梁。相比海运,中欧班列运输时间更短;相比空运,中欧班列更具成本优势。这种运输方式的创新为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特别是在全球供应链受阻的背景下,中欧班列成为众多企业的优选物流方案。
中欧班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确保实现“准时制”运输。尤其是在从中国进口产品时,中欧班列显著缩短运输周期,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为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
“一带一路”的新实践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中欧班列被誉为“钢铁驼队”。它不仅推动了双边贸易,更为沿线国家和城市创造了共同发展的新机遇。中欧班列展示了通过互联互通所能实现的卓越成就,为全球稳定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展望未来,中欧班列不仅是一条物流通道,更将成为中欧深化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平台。它将继续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深化欧中关系作出更大贡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