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同:从古丝路重镇到中欧班列节点的千年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同:从古丝路重镇到中欧班列节点的千年传奇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90307418_121123747
2.
https://www.sohu.com/a/817956452_120165366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5/21/content_26058931.htm
4.
http://sx.people.com.cn/n2/2024/1225/c189134-41086483.html
5.
http://www.jccq.gov.cn/mobile/zwzx_mobile/sxyw_mobile/202411/t20241105_2057439.shtml
6.
https://www.dt.gov.cn/dtszf/gwy/202501/6e6cbfbaf6214a959c755b7e747f0c5f.shtml
7.
https://news.gaotie.cn/guoji/2025-01-30/668862.html
8.
https://www.dt.gov.cn/dtszf/sqgllssy/202210/b91903c1af554efd9a88c3aa375280d0.shtml

大同,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自古便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节点。从汉朝的“白登之围”到昭君出塞,从北魏平城到辽金西京,大同见证了无数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历史瞬间。如今,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节点,大同正续写着新时代的丝路传奇。

01

丝路重镇:大同的历史印记

大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在白登山(今大同)被匈奴围困,被迫采取“和亲政策”。这一历史转折不仅带来了和平,也开启了大同作为民族融合大舞台的序幕。

北魏时期,15岁的拓跋珪将国都从草原迁至平城(今大同),大同首次以国家首都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作为北魏都城,大同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成为北丝绸之路的起点,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

辽金时期,大同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公元1044年,辽兴宗将云州升为西京,大同府名由此而来。作为陪都,大同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华严寺、善化寺等建筑精华相继诞生,见证了这一时期的繁荣。

02

文化瑰宝:古城墙的前世今生

大同古城墙是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始建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军徐达在汉、魏、唐、辽、金、元的旧土城基础上增筑而成。城墙高达14米,上宽14米,下宽18米,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大致呈正方形,总周长为7.24公里。城墙采用“三合土”夯成,外包青砖,城内面积达3.45平方公里。

步入西城墙南端的大同城墙遗址陈列馆,如同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长卷。从明代城楼建筑构件到明洪武年间的城砖遗存,再到夯土遗迹,这里直观展现了古城墙的历史内核。游客还可以借助VR数字多媒体技术,穿越时空,感受古城墙的沧桑历史。

经过精心修缮,如今的大同城墙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免费对外开放。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墙城楼的灯光与古代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03

新丝路:中欧班列的现代传奇

进入新时代,大同再次站在了开放的前沿。作为中欧班列的重要节点,大同正续写着新的丝路传奇。

中欧班列从大同出发,穿越亚欧大陆,将中国的商品运往欧洲,同时也将欧洲的货物带回中国。这种现代化的铁路运输方式,不仅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它重新激活了古丝绸之路的精神内核——开放与融合。

大同,这座见证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辉煌的古城,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续写新时代的丝路篇章。从古至今,大同始终以其包容大气的胸襟和气度,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诠释着“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