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儿童视角关注AI,《机器女孩:AI使命》带领孩子畅想未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儿童视角关注AI,《机器女孩:AI使命》带领孩子畅想未来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3427813_121433834

人工智能(AI)正在不断刷新人类的想象力,也持续引发着社会的关注和热议。在不久前结束的2024年高考语文科目中,全国I卷的作文题正是有关人工智能与人类相处的话题。尽管青少年出于知识局限暂时很难从技术层面深入理解和探讨人工智能,但少儿科幻创作也愈发回应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儿童文学作家开始了探索。


《机器女孩:AI使命》。出版方供图

重庆儿童文学作家李姗姗便是少儿科幻文学的一位积极践行者。她的新作《机器女孩:AI使命》由天地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具有幻想性、悬疑性、科学性的“暖科幻”小说,能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文学的浪漫,激发他们对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的好奇与热爱。同时,伴随故事中那超越人际的亲情弘扬,有助于孩子们触碰到科幻的情感实质,引领他们在温暖地畅想中贴近未来世界。

用“暖科幻”传递爱与幻想

作为一部聚焦人工智能主题的少儿科幻作品,《机器女孩:AI使命》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讲述了机器女孩秦小镁与人类少年销钾、林小钒组成团队,打败桀骜集团控制的机甲人和机械兽,侦破了S城中小学生教育信息数据被盗的重大案件。在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经过升级训练的秦小镁与人类默契配合,一起击退黑暗力量,完成人类赋予她的AI使命。

看似简单的故事线,隐藏着对“人与机器人,取代还是共生”这种宏大命题的思考,也延续了李姗姗将人工智能融入儿童文学的创新实践。这本新作是《机器女孩》系列的第二部。2021年5月,《机器女孩》系列第一部问世,不仅入选当年“百班千人”全国小学生寒假分级阅读推荐书目,得到央视《读书》栏目的推荐,还接连荣获“第三届少儿科幻星云奖低幼类科幻作品专项金奖”,入围第三届儿童文学新书榜等榜单。


《机器女孩》第一部。出版方供图

在《机器女孩》系列中,李姗姗模仿智能机器人的口吻,以第一人称“我”叙事,记录了“我”与人类相处的故事。“我”名叫秦小镁,是一个拥有真人外貌的全智能保姆机器人。她跟“妈妈”,即亲手设计她的人工智能博士秦以菲,以及“爸爸”,秦以菲的先生林顿,以及“妹妹”,即秦以菲和林顿的女儿林小钒一起生活。“这种大胆的尝试,是希望向身处人类主体世界的小读者们,展示智能机器人鲜为人知的‘情感’历程。”

故事灵感来源何处?李姗姗说,作为儿童文学作家,自己经常深入当下小学生的生活,发现孩子们的课外兴趣不只停留在音乐、美术、舞蹈等领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喜欢科技和编程。“人工智能已经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强烈信号。”于是,她开始思考如何将传统童话、诗歌的写作风格转化为“暖科幻”的书写,如何在一个未来家庭中塑造一个机器人的角色,并从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长、特殊的家庭关系、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诗意的幻想风等方面努力让作品生动饱满,为此,她都花了大量精力进行构思。

为孩子走进科学提供新途径

“科学源于梦想,科幻源于科技的发展。科幻文学对于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天地出版社社长杨政表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尤其提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在人工智能成为风口的当下,少儿科幻应当顺势而为,《机器女孩》系列能让小读者获得文学与科学的双重滋养,激发对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的兴趣,并在心中埋下大爱的种子。”

“李姗姗对儿童的接受心理有着精准的把握,善于从儿童视角展开故事,善于把握细节、刻画人物,在故事性和动态叙事方面成绩斐然。”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香认为,《机器女孩》系列体现的科学性与幻想性的纠缠碰撞、丰富想象和感性形象的互相激发,以及别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幻想之美,完美体现出少儿科幻应当具备的文学审美价值。通过精妙的故事构建、诗意俏皮的语言表达,将科学魅力与科学精神传递给孩子。这是一部具备审美价值与教育功能的少儿科幻小说,也是一部让人手不释卷的佳作。

作为深耕人工智能领域耕耘多年的专家,福建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昌乐也对《机器女孩》系列尤为赞赏:“作为人工智能主题的少儿科幻小说,《机器女孩:AI使命》描述的智能机器人生活场景,给小读者带来一种沉浸式体验。将未来智能社会蓝图融入现实生活的涉身认知性描写得引人入胜,我相信,这部科幻小说不仅能让小读者耳目一新,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的无限好奇与热爱,而且也为他们了解人工智能、感受科学魅力提供了一条崭新途径。”

“儿童成长离不开用爱去滋养。我想不管我写的是真实的人类故事,还是幻想中的智能机器人故事,不管是现在的还是未来的故事,爱,都是它们共同的永恒主题,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让孩子们领略人与动物,与父母,与自然的爱,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的和谐共处,对这类话题的探讨,值得全社会思考。”李姗姗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