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娜博士教你如何通过合理用药控制甲流传播
甘娜博士教你如何通过合理用药控制甲流传播
近期甲流高发,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甲流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儿科主任甘娜博士提醒市民,患上流感时合理用药非常重要。她推荐可以服用奥司他韦来对抗病毒感染,但不建议随意使用抗生素,除非合并细菌感染。同时,甘博士强调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最为安全有效。此外,接种疫苗也是预防甲流的重要措施之一。
甲流有哪些常用治疗药物?
奥司他韦(Oseltamivir):这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来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奥司他韦是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的特效抗病毒药,通常在患者规律服用奥司他韦三天左右,高热、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就会明显减退或消失。
玛巴洛沙韦(Baloxavir Marboxil):这是一种Cap依赖型核酸内切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来发挥作用。玛巴洛沙韦的优势在于只需单次口服,即可在整个病程中发挥作用,减少了患者的用药负担。
扎那米韦(Zanamivir):这也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通过吸入的方式给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感染部位,抑制病毒的复制。扎那米韦适用于那些无法耐受口服药物,或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
阿比多尔(Arbidol):这是一种血凝素酶抑制剂,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阿比多尔可有效治疗成人流感,且治疗安全性、药品费用与奥司他韦相当,为治疗成人流感提供了另一临床用药选择。
为什么不能滥用抗生素?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蒋荣猛教授指出,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能够引起暴发流行的是甲型和乙型。其中,甲型又分为甲1和甲3两种亚型,目前我国主要流行的是甲1亚型流感病毒。蒋荣猛指出,每年都会有季节性流感流行,甲流和乙流常会交替出现,且南方和北方的流行季节并不完全同步。由于温度差异,南方可能会在六七月份出现一个小高峰,而北方则主要在冬春季流行。
据悉,流感的症状与普通感冒有明显不同。蒋荣猛介绍,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咽痛、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发烧一般较低,且全身症状较轻,通常没有严重并发症,传染性比较弱,不会引起大流行。而流感则症状更严重,发烧多超过38度,全身症状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差等更为明显,高危人群不仅更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还可导致原有慢性基础疾病加重,其传染性强,甚至会引起全球大流行。
采访中,蒋荣猛强调,流感虽然每年感染人数众多,但需要特别关注那些高风险人群。这些人群主要包括65岁以上的老年人、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有慢性病的人群(如糖尿病、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免疫功能缺陷等)、肥胖人群以及孕妇和围产期女性。
“高风险人群一旦感染流感,可能出现肺炎、脑炎、心肌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流感季节高风险人群要格外警惕,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减少重症风险。”蒋荣猛说。
如何正确使用抗病毒药物?
随着流感感染人数增多,引发了公众对流感及其治疗药物的广泛关注。其中,流感药物的耐药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焦点。
蒋荣猛介绍,通常情况,流感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病毒变异导致的。流感病毒在复制过程中缺乏矫正酶,容易发生复制错误,从而产生变异株。这些变异株中,有一部分可能对现有抗病毒药物产生耐药性。然而,这种耐药性的产生并非必然,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尽管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但目前我国目前监测数据并未发现全新的亚型或重大耐药变异。
据悉,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主要包括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以及玛巴洛沙韦、法维拉韦等RNA聚合酶抑制剂类药物。每个药物的用法用量各不相同,例如,奥司他韦需要连续口服5天,每天2次,而玛巴洛沙韦口服一次即可。
针对最近网络上关于“流感药物耐药率非常高”说法,蒋荣猛指出,根据国家流感中心的监测周报,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耐药的情况。大多数流感病毒株对抗病毒药物仍然保持敏感。虽然有个别病毒株出现了对个别药物敏感性下降的趋势,但尚未达到耐药的程度。而这意味着,在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流感药物仍然能够有效控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不规范用药也是导致流感药物耐药性的重要因素。”蒋荣猛表示,一些患者在服用抗病毒药物时,不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或者因症状减轻而自行停药,或者随意更换药物,导致病毒在体内未被完全清除,从而增加了耐药性的风险。
“为了减少耐药的发生,规范用药十分重要。”蒋荣猛强调。
发病后如何科学应对?
那么,对于已经感染甲流的患者,应该如何科学应对?
蒋荣猛首先强调了诊断的重要性。他指出,即使在流感流行季节,发热病例的病原体也不一定都是流感,因此建议有条件的患者进行病原检测,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流感,患者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特别是在发病后的48小时之内,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规范用药是关键。蒋荣猛提醒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用药疗程等,切忌自行停药或随意更换药物。对于不需要住院的患者,在家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和水分摄入,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于高危人群,蒋荣猛特别指出,即使症状较轻,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家长应特别关注儿童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监测体温、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和手脚温度等关键指标。一旦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精神状态不佳或四肢发凉循环不良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复诊。
对于普通公众而言,科学预防流感同样重要。蒋荣猛建议,首先应考虑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尤其对于高风险人群和接触高风险人群的人更为重要。每年流感季节前的一两个月,公众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以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除了接种疫苗外,公众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流感季节,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必须前往,应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同时,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咳嗽礼仪等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蒋荣猛说。
【纠错】
【责任编辑: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