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穿越到民国上海,你会说“不来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穿越到民国上海,你会说“不来了”吗?

引用
澎湃
9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24508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7%99%BD%E5%BC%82%E8%AF%BB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5%9C%8B%E8%AA%9E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AE%E9%80%9A%E8%AF%9D
5.
https://www.ccphistory.org.cn/shds/qwjd/content/546ca62e-2604-401a-9811-b58859cc6c97.html
6.
https://storymaps.com/stories/7c63809939104e0380eca6716519fd0c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B4%E8%AF%AD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2403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8%A9%B1

如果你突然穿越到1928年的上海,面对着满街的洋泾浜英语和吴侬软语,你还能顺利沟通吗?尤其是那句经典的“不来了”,在当时的上海话里会怎么表达呢?让我们一起探索民国时期上海方言的独特魅力吧!

01

民国时期上海方言的背景

1928年的上海,正处于民国时期的黄金时代。当时的上海话属于吴语系,与现代上海话有一定的差异。要理解当时的上海话,我们需要了解其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02

上海话的语音特点

民国时期上海话的语音特点主要体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方面。当时的上海话有24个声母,包括清音、浊音和鼻音等;韵母则有36个,包括单元音、复元音和鼻音韵母。声调方面,上海话有5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

与现代上海话相比,民国时期的上海话在语音上有以下特点:

  1. 入声调保留得更完整
  2. 部分字词的发音与现代普通话更接近
  3. 受到周边方言的影响,存在一些特殊的发音现象
03

上海话的词汇特点

民国时期上海话的词汇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
  2. 受到周边方言的影响,存在一些特有的词汇
  3. 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尤其是英语词汇

例如,“洋泾浜英语”就是当时上海话中常见的现象,许多英语词汇被直接借用或音译,如“自来水”(tap water)、“咖啡”(coffee)等。

04

上海话的语法特点

民国时期上海话的语法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词序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2. 动词短语的结构较为复杂
  3. 存在一些特有的虚词和助词

例如,“不来了”这个表达在当时的上海话中,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表示取消计划,可能会说“勿去了”;如果表示婉拒邀请,可能会说“明朝再来”;如果表示动作不再继续,可能会说“勿做了”。

05

文学作品中的上海话

要了解民国时期上海话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可以参考当时的文学作品。例如,茅盾的《子夜》、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作品中都大量使用了当时的上海话。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上海话具有以下特点:

  1. 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表达方式
  2. 受到周边方言的影响,存在一些特有的表达方式
  3. 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和表达方式
06

民国时期上海话与现代上海话的差异

与现代上海话相比,民国时期的上海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入声调的保留程度不同
  2. 部分词汇的使用频率和含义不同
  3. 由于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变化,一些特有的表达方式已经消失

例如,“不来了”这个表达在现代上海话中,通常会根据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表示取消计划,可能会说“勿去了”;如果表示婉拒邀请,可能会说“明朝再来”;如果表示动作不再继续,可能会说“勿做了”。

07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期上海话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表达方式,还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和表达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虽然与现代上海话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也体现了语言的演变和发展。

所以,如果你突然穿越到1928年的上海,面对着满街的洋泾浜英语和吴侬软语,你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但是,通过学习当时的上海话,你一定能够很快融入这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