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张学武热议:个税起征点该不该提高?
董明珠、张学武热议:个税起征点该不该提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和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分别提出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1万元和8000元的建议。这些提议迅速登上热搜榜,引发广泛讨论。
董明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2018年个税起征点调整至5000元以来已过去六年,考虑到教育补贴、养老补贴等支出,实际上起征点已经接近1万元,因此建议直接将起征点提高到1万元。她认为,较低的个税起征点使得企业在涨薪时,普通员工实际获得的收益远少于企业支出的成本,这既降低了员工的获得感,也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张学武则从促进消费的角度提出建议。他认为,提高个税起征点能够增加普通收入人群的实际收益,提振消费信心,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稻葵也公开支持这一建议,他认为提高个税起征点将直接提升一大批人的可支配收入,通过消费的乘数效应,进一步带动经济增长。
然而,专家们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田志伟的研究显示,从2000年以来,每次提高个税起征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个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他认为,一个国家需要有60%以上的就业人口缴纳个税,才能有效发挥个税的调节作用。而目前我国取得综合所得的人员中,无需缴纳个税的人员占比超过七成,即使在不到三成的实际缴税人员中,也有60%以上仅适用3%的最低档税率。
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国目前的个税起征点在国际上已处于较高水平。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均工资为9502.42元,较2018年提高了约2630元。而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目前中国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人员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约占申报人数的1%,这部分人申报缴纳的个税占全部个税五成以上;申报收入位居全国前10%的个人缴纳的个税占全部个税九成以上。这表明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专家建议,在制定具体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国家财政状况、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承受能力等。可以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先适度提高起征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到更为合适的水平。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税前扣除体系,优化税收结构,既要减轻低收入群体负担,又要保障高收入群体承担相应纳税责任。此外,还可以考虑加快推进以家庭为单位计征个税,尽可能做到既能体现税收制度的灵活性,又可确保改革平稳推进和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