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院专家提醒:高血脂患者控糖比控脂更重要
南方医院专家提醒:高血脂患者控糖比控脂更重要
“高血脂患者不仅要控制肉类摄入,更要严格限制糖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许顶立的这一观点,揭示了高血脂管理中的重要误区。最新研究显示,过多的糖分摄入,尤其是添加糖,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比高脂肪饮食更具危害。
高血脂与糖分摄入:最新研究揭示惊人真相
传统观念认为,高血脂主要是由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导致。然而,最新的医学研究颠覆了这一认知。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研究表明,过多的添加糖摄入会显著升高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同时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这种变化模式,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此外,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白面等,由于其快速升高的血糖效应,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进而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最终导致血脂水平上升。《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脂血症总体患病率高达35.6%,这意味着每3~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脂患者。这一惊人的数据背后,不当的饮食习惯,尤其是高糖饮食,难辞其咎。
低糖饮食:心血管健康的饮食指南
那么,高血脂患者应该如何通过饮食来控制糖分摄入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减少添加糖的摄入: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少吃甜点和糖果。需要注意的是,许多加工食品中也含有隐藏的添加糖,如番茄酱、沙拉酱等,购买时需仔细查看食品标签。
选择低GI食物: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全谷物、豆类、大多数蔬菜和水果(避免过熟的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
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减少白米、白面等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转而选择糙米、燕麦等全谷物。
适量摄入健康脂肪:虽然需要限制总脂肪摄入,但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脏有益。橄榄油、坚果和鱼类都是良好的脂肪来源。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胆固醇吸收。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都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三高共管”:综合管理是关键
许顶立医生强调,对于高血脂患者来说,仅仅控制饮食是不够的。需要采取“三高共管”的策略,即同时管理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这包括定期监测相关指标、遵医嘱服用药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生活方式调整:从日常做起
除了饮食管理,生活方式的调整同样重要。许顶立医生建议: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保持健康体重:超重和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维持健康体重。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损害血管健康,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良好心态: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心血管健康,适当的放松和心理调适很重要。
高血脂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庭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变,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改善血脂状况,还能全面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