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号段防诈攻略:你真的懂吗?
190号段防诈攻略:你真的懂吗?
最近,不少网友反映接到190开头的诈骗电话。这些诈骗分子利用伪造号码进行不法活动,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为了保护自己免受电信诈骗侵害,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安全防护策略。例如,不要轻信陌生来电,对于涉及个人信息和财务交易的要求务必核实,通过官方渠道联系相关机构确认信息真实性。如果发现自己可能遭遇了诈骗,应立即报警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让我们一起学习防诈骗知识,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吧!
190号段诈骗案例:未成年人成主要目标
电信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而未成年人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近期,一起涉及190号段的诈骗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大学生小琪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她的游戏经历。一名自称"子柔"的用户通过社交账号联系她,表示想跟她一起玩一款互动社交类手机游戏并拍摄视频。为了表示诚意,"子柔"提出送小琪一款游戏皮肤。然而,当小琪等待皮肤时,却收到了一张"风险警示单"。
"子柔"警告说,由于小琪是未成年人,不允许送皮肤,她哥哥的后台已经被冻结,里边的皮肤总共价值6万块钱。现在系统已经锁定了小琪的网络地址和家庭住址,小琪必须要在30分钟内配合解冻。"你赶紧去一个没人的屋子,我给你打电话,告诉你怎么操作。"
幸运的是,小琪并不是未成年人,她的一句话让双方都很尴尬,骗子一看伎俩落空,也不再和小琪废话。小琪把这段经历发在了社交平台上,没想到引来了不少玩家的共鸣。其中,还真有未成年玩家说,自己当时被吓到了,很害怕,但因为胆子太小,都不敢接对方的电话,直接把对方拉黑了。
从大家的留言来看,骗子的套路几乎完全一样。都是先以一个女性的身份来套近乎,都说自己有个在游戏公司上班的哥哥,能帮忙送皮肤,而且都会以玩家是未成年人为由,称哥哥的后台账户被冻结,要求玩家30分钟内帮忙解除,甚至连发来的"风险警示单"的图片都是同一张。记者看到,这张警示单的正文内容其实有多处语病。大致意思是,如果玩家不配合解冻,就会从玩家的家长账户上自动扣款6万元,还会让家长坐3年牢。
"游戏送皮肤诈骗,我们曾经收到过好几个未成年人家长的报案。"北京市朝阳区反诈中心民警王佳介绍,一旦孩子被骗子唬住,接听了骗子的电话,对方就会一步步诱导孩子,把家长支付软件里的钱全都转到骗子的账户上。"少则几千块,最多的一个案例,家长发现孩子在转钱的时候,孩子已经转了13万元。"
190号段诈骗手法揭秘:从游戏到理财,套路花样百出
190号段诈骗案件中,骗子的手段多种多样,从游戏账号交易到虚假客服,再到投资理财诈骗,手法层出不穷。
游戏账号交易诈骗
小杰在玩一款手机游戏时,收到了另一个玩家发来的私信,对方一下子就开价300块,让小杰有点惊讶。在小杰看来,这种网游账号,都是越玩越不值钱的。正因如此,100块钱买的账号,有人能花300块钱来收,实在不免让人动心。但小杰也留了个心眼,他去账号交易平台上看了一眼,有很多正在挂牌出售的账号,资源都比他现在玩的这个账号要好,而那些账号才标价一两百块钱。
"放着便宜的号不买,非要花300块买我这个号,太奇怪了。"怀疑归怀疑,小杰还是跟对方加了QQ进行联系,随后对方发来了一个交易网站的地址,说要在这个网站上交易。小杰登上去一看,和正规的账号交易网站很像,但浏览器却发出了警示,说这个网站有风险。
出于谨慎,小杰问对方能不能通过其他正规平台进行交易,但对方以各种理由拒绝。到了这里,小杰基本就确定了对方的骗子身份,直接拉黑了对方。
如果小杰轻信了骗子,在对方给出的平台上进行交易,会发生什么情况?王佳警官介绍,朝阳分局此前也接到过类似的账号交易报案,其中还有未成年人出售账号结果被骗的案例。
"这些平台,都是骗子做的钓鱼网站。"如果小杰把游戏账号放到假平台上,很快平台就会显示交易完成,但紧接着会有一个"客服"告诉小杰,他在网站上输入的某条信息输错了,导致账户被冻结,必须先充一笔钱,成为网站的会员才能解冻,之后平台会把解冻费和交易款一起给到小杰。
而实际上,这个"客服"也是骗子团伙假冒的。即使小杰按照"客服"的要求去做,他充进去的钱也只会打水漂,之前约定的"交易款"自然也拿不到,游戏账号也被骗子骗去了。
虚假客服诈骗
除了游戏账号交易诈骗,还有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法是虚假客服诈骗。骗子会冒充游戏客服,以各种理由要求玩家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例如,他们会声称玩家的游戏账号存在异常,需要验证身份信息;或者谎称有游戏福利发放,但需要先支付一定费用。这些诈骗手法都利用了玩家对游戏的热情和对客服的信任。
投资理财诈骗
除了游戏相关的诈骗,190号段还被用于其他类型的电信诈骗。例如,有骗子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受害者,声称有高回报的投资项目或理财计划。他们可能会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投资顾问,提供虚假的收益数据和案例,诱导受害者进行转账或提供银行账户信息。
实用防诈建议:提高警惕,保护个人信息
面对190号段诈骗的威胁,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诈建议:
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来电
无论是电话、短信还是社交媒体上的陌生人,都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身份,特别是当对方声称是客服、公检法人员或投资顾问时,更要提高警惕。
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号、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这些信息绝不能轻易透露给他人。即使是自称是官方机构的人员,也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国家反诈中心APP可以有效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和短信,建议每个人都安装并开启相关功能。
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交易和投资
无论是游戏账号交易还是投资理财,都要选择正规的平台和机构。不要轻信私人交易或高回报的投资承诺。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
如果发现自己可能遭遇诈骗,应立即报警,并联系银行冻结相关账户。同时,要告知家人和朋友,防止诈骗分子利用你的信息对他们实施二次诈骗。
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就能有效保护自己免受诈骗侵害。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任何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的请求都要谨慎对待。让我们共同努力,筑起防范电信诈骗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