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峨眉:奇花异草万红映翠,古木生灵物竞自由
秀色峨眉:奇花异草万红映翠,古木生灵物竞自由
峨眉山,这座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山脉,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从古老的地质遗迹到珍稀的动植物物种,峨眉山不仅是一座“仙山佛国”,更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系统。
峨眉山属于邛崃山脉支脉,南北延伸约23千米,面积达110平方千米。这里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仙山佛国”“植物王国”的美誉。自古以来,无数文人雅士登临此山,留下了绝美的诗文。李白曾有诗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的山景在月色的映衬下缥缈朦胧,让诗仙太白也不禁为此流连。
论起峨眉山的山景,可谓名石星罗棋布,遍及峰壑巅坡,形态别致,意趣无穷。经过数万年的地质运动和历史发展,峨眉山一带形成了形态各异的石头,其中最典型的地貌景观莫过于“牛心石”“龙门洞”“石船子”。
在峨眉山清音阁牛心亭下,有一块高约3米、酷似牛心的黑色光亮巨石,仿佛“牛心”在上下跳动,这就是牛心石。当急湍的江水撞击坚硬的牛心石,浪花飞溅,恰如飞花碎玉。
龙门洞集峡谷风光、地学旅游、摩崖艺术为一体,与清音阁并称“水胜双绝”。石船子又称普贤船,层层岩石在流水打磨的作用下,宛若经卷堆叠于石船之上,在奔涌不息的岁月长河里,它们见证着峨眉山的历史变迁。
行走在峨眉山间,耳听泉水汩汩,目遇山川峡流,感闻鸟语花香。在这座云雾缭绕的“仙山佛国”里,除了寻觅自然之美的人类外,生长于此的动物和植物们也在享受大自然的无限馈赠。
不仅是奇山异石、千年梵音,峨眉山更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峨眉山的植物占中国植物总数的十分之一,森林覆盖率达92%,以峨眉命名的植物就有一百多种。在峨眉山生长的古树达220株。
在这美景的背后,是峨眉山林业管理所生态站所有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与辛勤耕耘。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因为其雌花和雄花分别生在同一种植物的两个植株上,且这两个植株的花期不同步,导致授粉困难,植物一度濒临灭绝。
面对峨眉拟单性木兰濒危的状况,峨眉山林业管理所生态站的工作人员建立了一套峨眉拟单性木兰人工繁育技术体系,成功解决了自然条件下传粉难、种子萌发难与成苗难三大技术难关,使其个体数量从不到100株增加到目前的3200株,有效遏制了该物种的濒危趋势。
如今,除了身处峨眉山,还可以在成都市植物园、昆明植物园、武汉植物园、西安植物园等地一睹峨眉拟单性木兰芳容。自然给予人类无限的美好,而我们通过保护,留住了这一份属于峨眉山也属于所有人的珍贵印记。
如今的峨眉山,峨眉蔷薇、峨眉含笑、波叶杜鹃正竞相开放,万红映翠。古树名木、奇花异草,如此良好的植被环境为山中的“精灵”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多样的栖息环境。
除了小熊猫、峨眉枯叶蝶、峨眉山仙姑弹琴蛙外,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峨眉山当家网红“藏酋猴”。藏酋猴俗称“峨眉猴”“大青猴”“老青猴”,因长期生活在佛教名山,故妙号“猴居士”,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们性格活泼,颇具灵性,靠着和游客的互动频频“出圈”。
“在我们的保护下,很多以前未曾见过的野生动物,在峨眉山出现得越来越多。”如今的峨眉山,古树恣意生长,动物有家可栖,我们能在这里与大自然同频呼吸,这是每一个峨眉人努力追求的使命,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珍视与回馈。
正如贵州茅台将杂念揉碎、摒弃,在一次次打磨沉淀中留下最朴实无华的真挚,以自然的无限馈赠酿造岁月的醇香,以不变的初心诉说人与自然的和谐传奇。
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敬畏自然,感悟自然;常怀感恩之心,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