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养生避凉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养生避凉燥
引用
中文国际
1.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09/21/WS66ee7696a310a792b3abd4ee.html
9月22日将迎来“秋分”,此后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渐降低,气候总体较为干燥。中医专家认为,秋分时节,人们养生防病应注重防秋寒、润秋燥。
古人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姜默琳说,根据中医理论,秋分正是阴阳交替之际,阳气收敛,阴气渐长,因此,养生应注重秋季“收”的特点,收敛阳气,滋阴润燥,使机体保持阴阳平衡。
“进入秋分节气后,气温进一步下降,昼夜温差较大,增减衣物不可‘用力过猛’。”姜默琳说,可采用“洋葱式穿衣法”,根据一日内气温变化逐层增减衣服,从而避免早晚受秋寒、中午出汗多。另外,儿童、孕妇、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容易受寒感冒,应注意保暖,不可盲目跟风“秋冻”。
除了防秋寒,还要避“凉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医师韩强介绍,干燥是秋季的特点,但秋分之前暑热尚存,多为温燥,秋分之后寒气加重,以凉燥为主,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他说,秋分时节晨起可饮用一杯温开水以滋阴润燥。饮食应以“少辛增酸、适量食甘”为原则,可选择梨、苹果、桔子、荸荠等食物。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凝心安神的效果,尤其适合这一时节食用。
此外,秋分节气里宜“适劳逸”“慎起居”。专家提醒,秋分之后,运动量不宜过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耗伤阳气;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传统功法或慢跑、散步等轻柔和缓的运动,以周身微微出汗、不觉疲惫为度。同时,这一时节早卧早起,有助于保护体内阳气,以使精力充沛。
热门推荐
冬季养生水果大盘点:13种水果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如何用景物描写为文章增色添彩?
脑血管狭窄竟是这样引起的?这些预防措施要记牢
从本草到药性:一文读懂中药基础知识
年夜饭大虾保鲜烹饪全攻略:冻半年依旧鲜美!
四川:茶文化发源地孕育十大地理标志名茶
体内有癌,从手指能看出来?手部若有6个异样,可能是疾病信号
甲状腺功能异常:科学管理与治疗指南
龙虎山道士陈扬贞:出版多部易学专著,引领当代易学发展
满月宝宝视力发展关键期:5个实用小窍门
茅台酒的饮用方法与最佳饮用温度
挪威1-3不敌丹麦延续26年不胜纪录,哈兰德进球难救主
去污原理解析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毛泽东诗词: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
高效管理手机文件,告别杂乱无章
情绪与器官的对话
外酥里嫩炸鸡腿:三步复刻快餐店美味
Science Robotics | Haptiknit:可穿戴技术新前沿
火影忍者手游新手速成秘籍:白嫖忍者与战力提升全攻略
中国人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远低于世卫标准,专家建议关注总脂肪摄入
重阳节:传统与现代的孝心表达
高效节能的换热机组:结构原理与多领域应用详解
触摸的力量:从科学角度解读肌肤之亲的治愈效果
AI公文写作技巧与经验分享
胆汁反流如何通过饮食改善?清淡低脂是关键
失去记忆的刺客与神秘女子:伍六七的情感漩涡
骆马湖和分宜县的网箱养鱼致富经
成毅新剧《长安二十四计》开机,赴宁波演绎智谋古装
拼音助力汉字学习,架起中外文化交流桥梁
全球60余起储能火灾敲警钟,新国标将实施提升安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