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政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政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2024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虎豹研究团队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开展了一系列科学研究,为东北虎的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学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保护政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研究团队建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珍稀和濒危物种动植物生物材料和基因片段信息库。生物材料包括植物叶片、种子、动物组织、粪便、毛发等。应用现代测序技术提取生物材料的基因组DNA,将其保存在-80摄氏度全自动生物样本库。通过利用基因组、分子遗传标记、种群遗传学理论和溯祖理论等对保存的生态与遗传信息进行挖掘,回答气候变化和人类影响下,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分布、种群分化、局域适应、物种形成,探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过程。
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
研究团队开展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研究,探索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食物网及物种之间的复杂关系。应用食物网模型研究种间相互作用是如何驱动群落的复杂性,从物种、类群和物种集合(如食肉性、食草性和杂食性)等多层次分析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揭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揭示植物群落与与野生动物(特别是东北虎豹)的生态协同进化关系。
食肉动物生物与生态学研究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数据,研究团队建立了中国野生东北虎豹种群数据库,分析中国境内及中俄跨境区域内东北虎豹种群数量、分布和时空动态;对东北虎豹的迁移、定居、繁殖、扩散的规律开展研究,为虎豹保护提供重要生态学基础数据。
食草动物生物与生态学研究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和野外调查数据,研究团队建立了大型食草动物种群数据库,分析大型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种群结构(年龄、性比)、种群分布、种群时空动态和物种间的种群互作、迁移和基因流等。
基因库建设和生物多样性样品保存
研究团队建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珍稀和濒危物种动植物生物材料和基因片段信息库。生物材料包括植物叶片、种子、动物组织、粪便、毛发等。应用现代测序技术提取生物材料的基因组DNA,将其保存在-80摄氏度全自动生物样本库。通过利用基因组、分子遗传标记、种群遗传学理论和溯祖理论等对保存的生态与遗传信息进行挖掘,回答气候变化和人类影响下,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分布、种群分化、局域适应、物种形成,探讨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过程。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猫科动物的演化历史,也为濒危物种如东北虎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更有效地监测和管理圈养及野生东北虎种群,确保它们的未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