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养羊必会的6种饲料处理技术!简单易学,饲喂更好,育肥更快
养牛养羊必会的6种饲料处理技术!简单易学,饲喂更好,育肥更快
在牛羊养殖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饲料处理技术对于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6种常用的饲料处理技术,包括饲料混合与搭配、精饲料加工、干草制备、青贮饲料加工、秸秆类饲料加工以及饲料贮藏等,帮助您更好地进行牛羊养殖。
1. 饲料混合与搭配
牛羊在饲养育肥期可以把糟渣料、青贮饲料、精料、干草饲料分开饲喂,也可以将各组分称量准确,按比例混匀后饲喂。在用机械混合时,机械至少要开动3分钟,手工操作时,所有饲料至少要搅拌3次,直到在饲料堆里看不出有各种饲料层次。这样牛羊就不会挑食,并且先后上槽采食的牛羊所吃到的饲料基本一样,从而大大提高了育肥牛、羊生长发育的整齐度。
2. 精饲料的加工方法
各种原料经过必要的粉碎,按照配方进行充分的混合。粉碎的颗粒宜粗不宜细,如玉米的粉碎,颗粒直径以2~4毫米为宜。另可以采用压扁、制粒、膨化等加工工艺。
3. 干草的制备
干草的营养成分与适口性和牧草的收割期、晾晒方式有密切关系。禾本科牧草应于抽穗期刈割,豆科牧草应于初花现蕾期刈割。牧草收割之后要及时摊开晾晒,当牧草的水分降到15%以下时及时打捆,避免打捆之前淋雨。豆科牧草也可压制成捆状、块状、颗粒成品供应。
4. 青贮饲料的加工调制
制作青贮的玉米最适宜的收割期为乳熟后期至蜡熟前期;高温干旱同样也加速饲料玉米的老化,表现乳熟加速,玉米棒以上部分变黄、变干。一是查看乳线,如果玉米已有籽实,可掰开玉米查看“乳线”。乳线距离玉米粒外缘40%~50%时,可收割青贮,此时水分含量适中,营养最高。二是查看干尖,当玉米棒以上部分有20%或者未结实玉米秸秆有10%的长度发黄、发干时,可收割青贮,此时水分含量适中,营养最高。
入窖时原料的水分控制在65%左右为最佳,水分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青贮的品质。青贮原料应含一定的可溶性糖:最低含量应达2%,当青贮原料含糖量不足时,应掺入含糖量较高的青绿饲料或添加适量淀粉、糖蜜等。
原料在青贮前,要切碎至3.5厘米左右。往青贮窖中装料,应边往窖中填料,边用装载机或链轨推土机层层压实,时间一般不应超过3天。对于容积大的青贮窖,在制作时可分段装料、分段封窖。应用防老化的双层塑料布覆盖密封,密封程度以不漏气、不渗水为原则,塑料布表面用砖土覆盖压实。在青贮的贮藏期,应经常检查塑料布的密封情况,有破损的地方应及时进行修补。青贮饲料一般在制作45天后可以使用。密封完好的青贮饲料,原则上以1~2年使用完毕为宜。
5. 秸秆类饲料加工调制
物理处理法主要包括切短、粉碎、揉搓、压块、制粒等。秸秆切短至3~5厘米为宜。化学处理法主要包括石灰液处理、氢氧化钠液处理、氨化处理等。氨化处理多用液氨、氨水、尿素等。生物处理法主要采用秸秆微贮技术。
6. 饲料的贮藏
饲料的贮藏要防雨、防潮、防火、防冻、防霉变、防发酵及防鼠、防虫害;饲料堆放整齐,标识鲜明,便于先进先出;饲料库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准确的出入库、用料和库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