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提醒:午睡别超30分钟!
钟南山提醒:午睡别超30分钟!
钟南山院士的健康提醒
近日,钟南山院士在一次访谈中特别提醒大家:“午睡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这一建议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的提醒绝非空穴来风。事实上,多项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午睡时间的长短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午睡时间过长的危害
-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西班牙韦尔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不午睡的人相比,长时间午睡的人患房颤的风险增加了90%。另一项研究则表明,午睡超过60分钟的人,中风风险增加了37%。
- 影响代谢健康
《肥胖》期刊发表的研究指出,午睡超过30分钟的人,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41%,特别是腰围、空腹血糖和血压方面。而短时间午睡的人,在血压方面表现更好。
- 导致生物钟紊乱
35岁的IT从业者李先生,因工作压力大,常常加班到深夜。他每天午睡时间长达80分钟,结果导致晚上失眠,生物钟紊乱,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张骏副教授指出,过长的午睡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导致失眠或困倦感。
适量午睡的科学依据
- 改善大脑认知
上海交通大学孙林教授团队的研究发现,适量午睡可以有效减少大脑代谢废物的堆积,有助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降低老年痴呆的风险。哈佛大学心理学家Mednick的研究则表明,午睡能促进睡眠依赖记忆,帮助大脑整合碎片化信息,提高记忆力。
- 调节情绪
2010年发表在神经学领域的研究显示,睡眠不足会导致焦虑和压力水平升高。适量的午睡可以帮助降低焦虑和压力,让大脑得到放松和休息,从而提高情绪稳定性。
-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心脏》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经常午睡的人与不午睡的人相比,急性脑梗死和心力衰竭发生的风险降低了48%。适量午睡能够帮助调节身体的生物钟,促进身体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保持机体代谢平衡。
如何科学午睡
- 控制午睡时间
理想的午睡时间应该在15分钟到30分钟之间。这段时间足够让人体得到休息和放松,又不会让人陷入深度睡眠。如果工作压力较大或睡眠不足,午睡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宜超过1小时。
- 选择正确的姿势
避免趴着睡或仰头睡,这些姿势会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建议平躺或使用U型枕支撑颈部侧卧,以减少身体压力。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选择一把支撑牢靠、可以放平后背的椅子。
- 注意环境因素
选择安静、光线柔和的地方小憩,可以使用眼罩和耳塞帮助更好地入睡。午睡时要注意保暖,因为人体在睡眠时体温会降低,抵抗力也会变弱。
- 合理安排时间
午睡不宜过晚,最好在下午12点进行。饭后不要立即午睡,建议先散步1020分钟,帮助消化,然后再休息。
- 设置温和的闹钟
可以设置一个柔和的闹钟,既能叫醒自己,又不至于吵到别人。有些人还会在午睡前喝一杯咖啡,利用咖啡因发挥作用的时间(约25分钟)作为自然的闹钟。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失眠患者:中午睡一会儿可能会影响晚上的睡眠,因此不建议午睡。可以利用午休时间晒晒太阳、做些轻等或中等强度的运动。
高血压患者:午睡时间要特别注意,不能超过30分钟,否则会增加中风的风险。
慢性疾病患者:适度午睡对预防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发作都有很大的好处。
午睡虽是小事,却可能带来极强的幸福感。只要能掌握规律,它就能为我们所用。记住,午睡不是奢侈品,而是维持健康的重要方式。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养成科学午睡的好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