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帝内经》揭秘:古代中医穴位背后的科学原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帝内经》揭秘:古代中医穴位背后的科学原理

引用
CSDN
9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Yin_w/article/details/132371836
2.
https://www.sohu.com/a/776479302_121912561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26A075F100
4.
https://www.yantai.gov.cn/art/2024/9/19/art_69499_3215313.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B5%E9%98%BB%E7%8E%87%E4%B8%8E%E7%94%B5%E5%AF%BC%E7%8E%87
6.
https://www.paikang.com.cn/Bicom/611.html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B%8F%E7%BB%9C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2%88%E7%81%B8
9.
https://www.hebtv.com/0/0rmhlm/sydw/hbgbdsb/xfq/11499146.shtml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详细记载了人体上的160个穴位名称及其位置。这些穴位不仅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地方,并且是针灸、推拿等疗法的施术部位。通过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穴位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特性,这为古代中医穴位的科学原理提供了新的解释。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黄帝内经》中关于穴位的奥秘以及其背后的科学依据。

01

穴位的发现与定位

古代中医发现和定位穴位主要依靠临床实践、经验积累和对人体生理反应的观察。《黄帝内经》最早系统描述了穴位,并提出“气穴”的概念。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详细论述了340个穴位的名称、位置和主治功能。宋代王惟一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制作铜人模型,规范了穴位标准。

02

现代医学对穴位的解释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穴位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特性。这种特性使得穴位在受到刺激时,能够产生较强的生物电信号,从而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这种解释为穴位的存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揭示了针灸等疗法的作用机制。

03

穴位作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哈佛大学马秋富团队在《Nature》上发表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穴位作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发现,通过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的“足三里”穴位,可以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素能轴,驱动肾上腺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起到抗炎的效果。这种效应具有强度依赖性:低强度刺激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轴,高强度刺激则激活交感神经系统。

04

穴位研究的科学意义

穴位研究的科学意义在于:

  1. 验证传统医学经验:通过现代科学方法验证穴位的存在和作用,为传统医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2. 推动医学发展:穴位研究促进了神经科学、免疫学和生物物理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3. 优化治疗方案:了解穴位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优化针灸等疗法的治疗参数,提高临床疗效。
05

未来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关于穴位的科学发现。这些发现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奥秘,还能够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结合,将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