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沙尘暴来袭!这些气象因素你了解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沙尘暴来袭!这些气象因素你了解吗?

引用
中国气象网
7
来源
1.
https://www.cma.gov.cn/wmhd/2011wzbft/2011wftzb/202406/t20240622_6369673.html
2.
https://news.cctv.com/2024/03/02/ARTIGE6Vp6QWTKd9hYredrXB240302.s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1A02QZD00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7A0A5TE00
5.
https://weather.cma.cn/web/channel-373.html
6.
http://news.weather.com.cn/2024/03/3702891.shtml
7.
https://wmo.int/zh-hans/news/media-centre/wmogongbaojujiaoshachenbaodeweihaijiyingxiang

6月22日,北京再次遭遇沙尘天气袭击,PM10浓度达到严重污染级别,能见度大幅下降。这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不仅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也引发了公众对这一天气现象的广泛关注。那么,沙尘暴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还会出现这种天气?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沙尘暴背后的气象奥秘。

01

沙尘暴的形成:天时地利缺一不可

沙尘暴是一种严重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沙源、强冷空气(大风)和冷暖空气相互作用。具体来说:

  1. 沙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是地表的沙尘。我国的沙尘暴主要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主要影响新疆南部;另一个来自蒙古高原,影响内蒙古、甘肃以及华北地区,占全部沙尘暴的60%左右。

  2. 强冷空气:沙尘暴的形成离不开强大的风力。通常需要有强冷空气活动,产生大风才能将地面的沙尘吹起。例如,2024年6月的这次沙尘天气就是在强烈发展的蒙古气旋影响下形成的,中心气压最低达到990百帕,阵风风力达到9-10级。

  3. 冷暖空气相互作用:冷暖空气的交汇会形成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有利于强风的产生和沙尘的扩散。这种天气系统往往伴随着锋面活动,能够将沙尘输送到更远的地方。

02

为什么北京会遭遇沙尘暴?

北京作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为什么会频繁遭受沙尘暴的侵袭呢?这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 地理位置:北京位于我国北方,靠近蒙古高原这一主要沙尘源。当强冷空气南下时,很容易将蒙古高原的沙尘带到北京地区。

  2. 季节性特点: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3-5月),此时北方地区气候干燥,植被尚未完全恢复,地表裸露,容易起沙。虽然6月下旬出现沙尘天气相对少见,但并非不可能。据统计,2000年至2023年,我国在6月份共发生3次沙尘天气过程,均为6月上旬。而2024年6月下旬的这次沙尘过程,是2000年以来首次在该时段出现的沙尘天气。

  3. 气象条件:当遇到有利的气象条件时,即使在非沙尘暴高发季节,也可能出现沙尘天气。例如,强烈的蒙古气旋活动、冷空气南下等都可能引发沙尘暴。

03

如何应对沙尘暴?

面对沙尘暴天气,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护建议:

  1. 减少外出:沙尘天气时,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高,能见度低,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应佩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做好防护措施。

  2. 关好门窗:在家时要注意关好门窗,防止沙尘进入室内。可以使用湿毛巾或胶带封住门窗缝隙,减少沙尘侵入。

  3. 注意交通安全:沙尘天气会影响能见度,驾驶人员应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行人和骑车者也要注意安全,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4. 保护眼睛和呼吸道:沙尘天气容易导致眼部和呼吸道不适,外出时可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回家后应及时清洗面部和鼻腔,保持呼吸道清洁。

04

未来趋势:沙尘暴会越来越少吗?

根据国家林草局和中国气象局的会商研判,预计2024年春季北方地区沙尘过程次数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平均沙尘天气日数较常年同期和2023年同期均偏少,沙尘强度总体偏弱。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持续开展的生态修复工程,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这些措施有效减少了地表裸露面积,降低了沙尘暴的发生频率。

然而,由于春季环流波动大,仍可能出现阶段性强冷空气过程,导致较强沙尘过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因此,我们仍需保持警惕,做好应对准备。

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虽然我们无法完全阻止它的发生,但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和持续的生态建设,我们可以减轻其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