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上纸质书,销量逆袭成热门!
年轻人爱上纸质书,销量逆袭成热门!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子书一度被认为将取代传统纸质书。然而,最新数据显示,纸质书在年轻一代中的销量不降反升,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
数据显示:纸质书销量逆势增长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17年中国的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为4.66本,而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从2010年到2014年,中国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增加了近三倍,但国人阅读纸质书的阅读量,每年仍高于电子书。
2017年,纸质图书阅读数量在10本及以上的国民比例超过一成,而电子书阅读数量在10本及以上的国民比例仅为5.4%。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在1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12.1%,年龄越大的群体,日均读书时长整体越少。
年轻人阅读习惯:纸质书与电子书并存
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9%,较2022年的81.8%提升了0.1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9.8%,与2022年持平;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80.3%,较2022年增长0.2个百分点。
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5本,略低于2022年的4.78本,但阅读时间有所增长,从2021年的人均每天21.05分钟增加到2023年的23.38分钟。电子书阅读量为3.40本,高于2022年的3.33本,近一成的人每年读十本以上电子书。
书店复兴:特色经营成关键
在北京,多家特色书店通过独特的选书和经营模式吸引年轻读者。例如,postpost书店以小众亚文化书籍吸引年轻读者,梦办oneiro space通过艺术空间和展览活动吸引艺术爱好者,木鸟书店则专注于漫画领域,提供专业且深入的选书服务。
在佛山,先行书店通过专业选书和特色经营成为当地口碑最好的书店之一。书店不仅提供优质的图书,还通过文创产品、咖啡等多元化服务吸引年轻消费者。书店里的一只富态小猫,也成为了吸引读者的“秘密武器”。
纸质书vs电子书:阅读体验成关键
年轻人在阅读习惯上呈现出纸质书与电子书并存的特点。电子书主要优势在于携带方便,适合数字化阅读。而纸质书在阅读体验上更受欢迎,尤其是文艺类书籍。许多年轻读者表示,纸质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读起来仿佛有画面在眼前展开。当读到喜欢的文字、段落或用词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在书的空白处写下笔记。
这一现象表明,纸质书并没有被电子书完全取代,反而在年轻一代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不仅反映了年轻人对阅读体验的追求,也体现了实体书店在数字化时代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