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河北首座GDP“万亿之城”
唐山市:河北首座GDP“万亿之城”
唐山市,简称“唐”,是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驻跸而得名,素有“北方瓷都”之称,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三线城市,Ⅱ型大城市。
唐山市地处河北东部、华北平原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介于东经117°31′-119°19′,北纬38°55′-40°28′之间,总面积为1347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唐山市辖7个市辖区、4个县、3个县级市,并设有4个开发区。截至2023年末,唐山市常住人口771.95万人。
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驻跸而得名,素有“北方瓷都”之称,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三线城市,Ⅱ型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河北省中心城市之一,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和港口城市,中国(唐山)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唐山是中国评剧的发源地,素有“冀东三支花”之称的皮影、评剧、乐亭大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唐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3.9亿元,比上年增长5.6%,唐山成为河北首座GDP“万亿之城”。
唐山世园会
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
唐山城市规划展览馆
唐山大地震纪念碑
滦州古城
景忠山风景区
曹妃甸工业区
曹妃甸港
唐山市位居燕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自西、西北向东及东南趋向平缓,直至沿海。北部和东北部多山,海拔在300—600米之间;中部为燕山山前平原,海拔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南部和西部为滨海盐碱地和洼地草泊,海拔在15米至10米以下。唐山境内最高峰是青山关八面峰,海拔842米。
唐山市大陆海岸线总长229.7千米,东起乐亭县、昌黎县际界线沿河堤,与秦皇岛市接壤,西至涧河口西侧津冀省际北界线,与天津市相邻。滦河口外、曹妃甸海域共有大小岛屿100多个,岛屿岸线125.7千米,著名的岛屿有祥云岛、月坨岛、菩提岛、龙岛等等。
唐山市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型季风性气候。春季风多雨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多旱。回暖快,一般年份3月下旬闻初雷。夏季高温高湿,雨水集中,多暴雨、冰雹、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秋季多晴好天气,气温变化大,降温快,风速小,空气清爽。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干燥,降水稀少,盛刮西到西北风。
唐山市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已发现并探明储量的矿藏有50余种。金属矿产中,唐山市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其保有量62亿吨,次于鞍山,多于攀枝花,为国家三大铁矿集中区之一。能源资源方面,唐山大规模煤炭开采已有100多年历史,煤炭保有量62.5亿吨,是国内焦煤的重要产区。
2024年,唐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6个和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61.1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5042.8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4300.0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6.6∶50.4∶43.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58.9%和38.8%。由此,唐山成为河北省首座GDP“万亿之城”。
唐山市境内拥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321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5处。
唐山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达232项,其中唐山皮影戏项目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皮影戏(唐山市、乐亭县)、评剧(滦南县)、乐亭大鼓(乐亭县、滦南县)、玉田泥塑(玉田县)、唐山花吹(曹妃甸区)、地秧歌(乐亭县、滦州市)等9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蜂蜜麻糖制作技艺等4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唐山市风景名胜众多,北部山区长城沿线,风貌古朴,荟萃了明长城的精华,有迁西水下长城、迁安大理石长城、鹫峰山“干砌长城”、长城砖窑“左三窑”、喜峰口、青山关等。遵化市马兰峪镇清东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中部平原的市中心区,有依托采煤塌陷而建成的大南湖国家生态公园,138万株各类树木,绿化面积607公顷。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达到了20余科40余种,各种动物、鱼类达30余种,保持了湿地系统的完整。
唐山南部绵延的海岸线上,拥有浅水湾浴场、月陀岛、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等海滨旅游资源。迁西景忠山、青山关、滦州古城、滦县青龙山风景区、迁安山叶口景区、唐山湾国际旅游岛、曹妃甸湿地景区、丰南运河唐人街。
唐山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