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宇宙距离:从三角视差到红移测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宇宙距离:从三角视差到红移测距

引用
澎湃
7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37109
2.
https://www.sohu.com/a/753916096_100164422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5A06JND00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6%96%E5%B7%AE%E5%9C%A8%E5%A4%A9%E6%96%87%E5%AD%B8%E7%9A%84%E6%87%89%E7%94%A8
5.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32984
6.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8967
7.
http://www.geophy.cn/article/doi/10.6038/cjg2024R0736?viewType=HTML

在浩瀚的宇宙中,测量天体之间的距离是天文学研究的基础。然而,宇宙之大超乎想象,从最近的恒星到遥远的星系,距离跨度可达数十亿光年。面对如此巨大的尺度,天文学家们发展出了多种测量方法,其中最常用的三种是三角视差法、造父变星测距法和红移测距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劣,但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距离测量体系,帮助我们探索宇宙的奥秘。

01

三角视差法:近距离测量的金标准

三角视差法是测量恒星距离最直接的方法。其原理类似于我们用双眼判断物体远近的视差效应。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附近的恒星位置会相对于更遥远的背景恒星发生微小的偏移。通过测量这种偏移角度,可以计算出恒星的距离。

这种方法的精度很高,但也有其局限性。即使对于最近的恒星,偏移角度也非常小,通常只有几分之一弧秒。目前最精确的测量来自欧洲空间局的盖亚任务,它可以测量到30,000光年内的恒星距离,精度达到10%以内。但对于更远的天体,三角视差法就无能为力了。

02

造父变星测距法:银河系外距离的标尺

为了测量更远的天体,天文学家们找到了一种特殊的恒星——造父变星。这种恒星的亮度会周期性变化,而且变化周期与其实际亮度之间存在固定关系,这一发现被称为“勒维特定律”。

通过测量造父变星的亮度变化周期,可以推算出它的实际亮度,进而计算出距离。这种方法最早由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用于测量仙女座大星系的距离,从而证实了宇宙正在膨胀。造父变星测距法的适用范围可达数千万光年,是测量银河系外星系距离的重要工具。

03

红移测距法:揭秘遥远宇宙的钥匙

对于数十亿光年外的遥远天体,三角视差法和造父变星测距法都已无法使用。这时,红移测距法就派上了用场。

当光从遥远的星系传播到地球时,由于宇宙膨胀,光的波长会被拉长,向光谱的红端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红移。通过分析天体发出光的红移程度,可以推算出它远离我们的速度,进而估算出距离。

红移测距法不仅帮助我们测量遥远天体的距离,还揭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一发现最初由两个独立的科研团队在1998年通过观测Ia型超新星得出,后来得到了多个天文观测项目的验证,包括宇宙背景探测者(COBE)、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和普朗克卫星等。这一重大发现最终让索尔·珀尔马特、布莱恩·施密特和亚当·里斯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04

三种方法如何相互配合

这三种测距方法并不是孤立使用的,而是相互配合,构成了一套完整的距离测量体系。三角视差法用于校准造父变星的亮度标尺,而造父变星测距法则用于校准红移测距法。通过这种阶梯式的校准,天文学家能够更准确地测量不同距离的天体。

从最近的恒星到最远的类星体,这些测量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距离尺度。它们不仅帮助我们绘制宇宙的三维地图,还揭示了宇宙的起源、结构和演化。通过这些精确的测量,我们得以窥见宇宙的浩瀚与神秘,不断拓展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边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