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鲜教授用"一气周流"调理胆囊息肉
李鲜教授用"一气周流"调理胆囊息肉
近年来,胆囊息肉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人群体检胆囊息肉发生率在2.68%~14.17%之间。虽然大多数胆囊息肉是良性的,但其潜在的恶变风险不容忽视。在西医领域,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通常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然而,在中医领域,一些专家通过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了非手术治疗的选择。
"一气周流"理论:中医治疗的创新思路
"一气周流"理论由清代乾隆御医黄元御提出,他认为人体内有一股无形的气在不停地周流运转。先天之气——元气带动脾胃之气旋转,脾气和胃气通过升降斡旋,带动肝、心、肺、肾之气左升右降,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人体各个器官发生疾病,都是由于这团气郁结于某处,致使一气周流运转不畅而产生的。
李鲜教授的治疗实践
李鲜教授是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她将"一气周流"理论应用于胆囊息肉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她认为,胆囊息肉的发生与中土枢轴不调有关,通过运脾和胃、疏肝利胆、助阳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具体治疗方法包括: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辨证施治,开具个性化中药方剂。这些方剂通常包含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等功效的中药。
饮食调养:建议患者规律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生活方式调整:鼓励患者进行适量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中医治疗的优势
与西医手术治疗相比,中医治疗胆囊息肉具有以下优势:
避免手术创伤:中医治疗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
调节整体机能:中医强调整体调理,不仅针对胆囊息肉本身,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降低复发风险:通过调节"一气周流",中医治疗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体质,降低息肉复发的风险。
临床实践验证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杨致富专家团队在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中医治疗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采用中药配合生活方式调整,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例如,一位58岁的张女士,长期被上腹部疼痛困扰,经诊断为胆囊泥沙样结石。通过口服中药和生活方式调整,3个月后复查显示结石范围明显缩小。
结语
胆囊息肉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李鲜教授运用"一气周流"理论治疗胆囊息肉,为患者提供了一种非手术治疗的选择。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的手术治疗仍然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