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大宗茶与绿松石:致富路上的双引擎
竹山大宗茶与绿松石:致富路上的双引擎
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秦巴山区腹地,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老区于一体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近年来,竹山县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宗茶和绿松石两大特色产业,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绿松石:从“原石开采”到“百亿产业”
竹山县是全球绿松石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被誉为“中国绿松石之乡”。据地质部门勘探,竹山县绿松石资源保有储量达5万吨,远景储量10万吨以上,占全球储量的90%以上。目前,全县17个乡镇中有13个乡镇分布有绿松石资源。
近年来,竹山县将绿松石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培育,推动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截至2023年底,全县绿松石市场主体达5565家,年综合产值突破60亿元,带动5万余人就业。
为实现绿松石产业可持续发展,竹山县强化顶层设计,编制印发《湖北省竹山县绿松石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0)》《竹山县百亿绿松石产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严格落实“三封一管五级六防”措施和矿山安全八项长效机制,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稳步推进平安矿山、智慧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我们建立了矿产资源智慧监管系统,在全县范围内安装前端视频监控923套、微卡口85个、制高点监控31个,实现了矿山安全一屏同览、一网管控。”竹山绿松石产业服务中心主任田军说道。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竹山县建成集展示和销售为一体的绿松石城、以精深加工为引领的绿松石工业园、以原石开采为源头的四大矿山基地,同时,高标准规划建设麻家渡“一街两园六中心”(“一街”即宝石街,“两园”即绿松石文化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六中心”即绿松石交易中心、宝石鉴定中心、文创孵化中心、电商创业中心、雕刻工匠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加快绿松石产业转型升级。
电商直播为竹山县绿松石产业发展打开了全新的销售渠道。竹山绿松石抖音电商直播基地于2021年1月投入运营,是抖音公司在全国设置的25家珠宝类直播基地之一。目前,该基地已累计入驻商家1922家,实现线上销售450余万单,交易额超35亿元。其中,今年累计实现销售额12.5亿元,全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4亿元。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要素。近年来,竹山县多元引育人才,加强县校合作、校企合作,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挂牌成立竹山绿松石产业学院,开设首饰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年均培养人才100余人;聚焦产业人才短板,常态化举办各类培训班,年均培训电商主播、加工技师等2000余人次;开展“竹山绿松石礼物”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收集作品184件,发掘本土绿松石雕刻人才35名;组织技能等级认证,该县14名本土玉雕师先后获评“中华玉雕工艺师”“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荆楚工匠”“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
未来,竹山县将发挥世界绿松石主产地优势,围绕打造“国际绿松石之都、世界绿松石之乡”的目标,按照“百亿级产业”战略定位和“文旅第一产业”发展路径,推动绿松石矿山管护法治化、资源开发国有化、市场经营规模化、行业管理规范化、产业融合文旅化、人才培养体系化,打造山区绿色经济典范。
大宗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竹山县是“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竹山县将茶叶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来培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2023年底,竹山县茶园面积达30万亩,年产干茶1.2万吨,综合产值达30亿元。竹山县先后获得“全国重点产茶大县”“中国茶业百强县”等荣誉称号。
为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竹山县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成功创建“竹山绿茶”“竹山黑茶”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竹山县还积极发展茶旅融合,打造茶旅融合示范园,推动茶叶产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竹山县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竹山县茶叶产业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竹山县茶叶产业链发展扶持政策》等,从基地建设、加工升级、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
竹山县通过发展大宗茶和绿松石两大特色产业,实现了经济腾飞。大宗茶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绿松石产业则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消费者。这两个产业成为竹山县致富路上的双引擎,推动着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