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遭遇大规模恶意攻击:AI大模型安全引关注
DeepSeek遭遇大规模恶意攻击:AI大模型安全引关注
DeepSeek遭遇大规模恶意攻击
1月28日,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遭遇了来自美国的大规模恶意网络攻击。据央视新闻报道,DeepSeek线上服务出现异常,平台注册功能受限。专家分析指出,此次攻击疑似为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源IP地址均来自美国。
性能优越成本低廉,R1模型引发全球关注
DeepSeek之所以成为攻击目标,与其近期推出的R1模型密切相关。该模型以远低于GPT的训练成本实现了相近的性能,训练成本仅为GPT的1/30。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指出,这一突破或将对中国数据中心和软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DeepSeek的崛起速度令人瞩目。其AI应用在海外上线后迅速走红,登顶美区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榜首。市场分析公司Sensor Tower数据显示,该应用已获得300万次下载,其中80%的下载量在过去一周内完成。
安全性问题引发关注,数据隐私成焦点
DeepSeek的快速崛起也引发了对其安全性的担忧。澳洲科学部长艾德·胡西克(Ed Husic)公开表示,该AI产品在数据和隐私管理方面存在诸多未解答的问题。DeepSeek的隐私政策显示,其收集的用户数据包括账户信息、用户输入内容及各种技术信息,并将这些数据存储在中国的服务器上。
牛津大学信息实验室首席执行官艾米莉·泰勒(Emily Taylor)警告称,对于任何公开可用的AI模型,包括但不限于DeepSeek,向AI提出的提示或问题会成为该模型制造者可使用的数据,包含机器人回答的答案。“因此,任何在机密或国家安全领域工作的人都需要意识到这些风险。”
行业格局生变,开源模式显优势
此次事件发生在中美AI竞争的关键时刻。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打破了美国在AI领域的主导地位,其开放、低成本的策略获得了业界广泛认可。OpenAI CEO Sam Altman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DeepSeek的R1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模型,尤其是考虑到它们能够以这个价格提供的功能。”
在硅谷,DeepSeek的成功引发了对现有AI发展模式的反思。Meta首席AI科学家扬·勒昆(Yann LeCun)认为,这表明开源模式正在超越封闭模式。“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公开和开源的,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受益。”Hugging Face研究员刘易斯·滕斯托尔(Lewis Tunstall)透露,该平台已收到超过550个基于DeepSeek R1模型的新AI版本,这些衍生版本的下载量已超过250万次。
未来展望:AI发展新趋势
DeepSeek遭遇的网络攻击事件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反映了全球AI产业链背后的政治与经济较量。美国国会“对华特别委员会”已呼吁对DeepSeek AI基础设施相关技术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
然而,正如Twitter创始人杰克·多西(Jack Dorsey)所说:“[O]pen source everything(开放源代码一切)。”开源模式的兴起可能正在重塑AI行业的未来。DeepSeek的突破表明,通过降低门槛、促进创新,AI技术的发展可能会走上一条与传统“更大即更好”理念截然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