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哪吒之魔童闹海》背后的南京力量:江苏原力数字科技
揭秘《哪吒之魔童闹海》背后的南京力量:江苏原力数字科技
《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在以横扫式的姿态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截至2月7日23时,该片票房(含预售)已突破68亿元,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67.92亿元),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这部现象级动画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其堪称“天花板”级别的特效制作。全片2427个镜头中,特效镜头超过1900个,其中相当一部分由南京本土企业——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
“锁链”背后的科技力量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开篇的陈塘关大战场景中,海底妖族从神秘的空间裂缝中汹涌而出,伴随它们的是9800条动态锁链相互纠缠,在高速甩动下交错缠绕,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这壮观的锁链特效背后,凝聚着原力数字团队的心血和创意。
原力数字CG事业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负责这部分镜头从“建模”到“特效”再到“成片”的全流程制作。“影片中,每一只妖兽的锁链形态都不相同,总数达到百万条,制作难度极高。”为了更好地表现锁链效果,原力数字专门开发了自动化锁链工具,可以自动寻找用来挂锁链的指定模型,生成并解算曲线用来代替实际的锁链。
技术创新与文化融合
作为南京土生土长的“培育独角兽”企业,原力数字成立于2010年,主营3D数字内容制作,曾参与《黑神话:悟空》《捉妖记2》《凡人修仙传》等爆款产品的动画3D制作。在《哪吒之魔童闹海》项目中,原力数字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动画3D制作服务,还参与了影片的“技术共创”工作。
在特效制作、场景设计、角色动画等多个方面,原力数字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为影片解决了不少难题。例如,在表现哪吒“三头六臂”的神通时,团队从敦煌飞天壁画中汲取灵感,用渐变消散的粒子流营造出充满东方玄幻意境的画面。这种技术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正是《哪吒之魔童闹海》能够打动观众的关键所在。
团队协作铸就精品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离不开整个制作团队的精良协作。原力数字有100多名员工参与了该项目,从角色建模到动画渲染,从特效制作到后期合成,每个环节都倾注了团队成员的心血。正如苏州红鲸影视负责人张元强所说:“一个镜头磨两三个星期是常事。”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正是中国动画产业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大部分爆款国漫大片背后,几乎都有江苏影视文化企业的身影。这源于江苏前瞻性的产业布局。今年1月,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扬州影视基地、昆山数字梦工场、常州西太湖影视产业基地、无锡锡西影视产业园5家基地官宣联手,成立江苏电影基地合作联盟,致力于打造全国影视动漫的“梦工厂”。
展望未来:中国动画的星辰大海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火爆,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标志着中国动画产业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原力数字为代表的本土动画企业,正在用技术创新和艺术追求,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作品。正如影片中哪吒喊出的那句“小爷是魔,那又如何”,中国动画产业也正在用实力证明:我们有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像《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优秀作品涌现,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