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技术指南——简单模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技术指南——简单模式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05/15/41532084_1119499309.shtml

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及技术指南

简单模式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差,居住较分散的山区、偏远农村,干旱缺水、高寒地区的农村以及有大量农田可消纳治理后污水的农村。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组合技术:

  1. 旱厕-粪尿资源化
  2. 化粪池/厌氧发酵池
  3. 化粪池-稳定塘/人工湿地/土壤渗滤等
  4. 厌氧一体化设施

上述模式出水水质基本可满足三级排放标准,当人工湿地、土壤渗滤系统运行稳定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5.2.2.1 旱厕+粪尿资源化组合技术

(1)适用范围

该组合技术主要适用于使用旱厕的农村地区,如偏远农村、山区、干旱缺水及高寒地区的农村等。

(2)工艺流程

该组合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工艺流程:

① 粪尿分集式厕所-尿液发酵-粪便腐熟无害化处理

粪尿分集式厕所是利用粪、尿不同的生物特性,分别收集、治理、利用。粪尿分集式厕所是一种防蝇、无臭、可使粪便无害化,不污染外环境,节水,可回收尿肥、粪肥,适用范围广泛的生态卫生厕所。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是一种新型旱厕,把数量较多且不含病原体的尿直接利用,把数量较少、含病原体较多的粪便单独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的粪便作为优质农家肥用于农作物,实现生态上的循环。这种厕所基本不用水冲,排尿部分仅需小量水,每次约100~200 mL即可,大便部分绝对禁水,这点对缺水地区尤为可贵。粪中的生物性病原体生存环境是一种需水环境,粪尿分集式厕所采用粪便干燥脱水的办法可从源头来杀灭病原体。

粪尿分集式厕所将粪和尿分别收集,这是通过一种专门设计的便器来实现的。整个结构非常简单,除便器外,包括一根塑料尿管、尿桶、粪坑、排气管等组成。粪坑根据房屋结构及周围环境情况可设计为双坑交替,单坑太阳能等多种类型,便器与粪坑可直接联通,也可通过一根导管连接。富含养分且基本无害的尿液经过短期发酵直接用作肥料,含有寄生虫卵和肠道致病菌的粪便采用干燥脱水、自然降解的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形成腐熟的腐殖质回收利用。尿不要流入贮粪池,尿的储存容器要求避光并较密闭,经加5倍水稀释后,可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

优点:粪尿分集式厕所建设成本低、用地少、节水和保肥效果好,适用范围较广,尤其是缺水的干旱地区。

缺点:粪尿分集式厕所如安装在室内,则需注意通风排臭问题;如管理不善,将直接影响粪便无害化的效果,最常见的就是粪尿混合。

② 双坑交替式厕所-粪便加土密封降解

双坑交替式厕所是通过建造2个贮粪池交替轮流使用,人粪尿用土覆盖,用土量以能充分吸收尿与粪水分并使粪尿与空气隔开为宜,待第一坑填满后将其封闭,使用第二坑。第一封坑厕所掏空粪便再行使用,如此双坑交替循环使用。双坑交替式厕所使用后合理盖土并严格密封,无蝇无蛆。便后加入略经干燥的黄土,密封储存,粪便中的有机质缓慢降解,长时间的储存后可用于农田施肥。

③ 原位微生物降解生态厕所-自然降解

利用微生物将排泄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残余物质,实现“自然循环降解,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的目的。

该组合技术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粪污资源化,且基本没有设备运行费用;但是旱厕对人居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夏季气温较高时,臭味明显,同时需处理好非农田施肥季节的粪污储存工作。

5.2.2.2 化粪池/厌氧发酵池技术模式

该技术模式主要用于有大量农田可消纳治理后污水的单户或连户的分散式污水治理,如缺水地区、高寒地区等。

(1)化粪池

农村粪便污水进入化粪池,在化粪池内通过厌氧生物分解作用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出水农用或处理后出水可达到三级排放标准,工艺流程如下图5-2所示。污水停留时间至少12h,3~12个月清掏一次。对于三格式化粪池,粪液只能从第三格或者是双瓮式的第二瓮中取用,禁止向第三格或第二瓮倒入新鲜粪液。

本模式在我省农村厕所改造中使用较多,比较适合我省目前农村的技术经济水平和生活习惯。采用本模式处理污水时,应防止雨水进入化粪池导致污水溢出。

图5-2 化粪池处理工艺

(2)厌氧发酵池(沼气池)

生活污水、养殖粪污等进入厌氧发酵池(沼气池),通过厌氧生物分解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同时产生沼气。

沼气池需定期检查(一年一次)气密性,定期维修(4-8年),经常检查输气管是否漏气或堵塞。

图5-3 厌氧发酵池处理工艺

5.2.2.3 化粪池-稳定塘/人工湿地/土壤渗滤组合模式

该组合模式主要适用于经济欠发达,环境要求一般且可利用土地充足的农村地区的单户或连户污水治理;拥有坑塘、洼地的村庄可选择化粪池-稳定塘/人工湿地组合模式,由于气候条件对稳定塘/人工湿地运行效果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模式更适合除滇西北、滇东北以外的大部分农村地区。缺水且土壤渗透性较好的地区可选择化粪池-土壤渗滤组合模式。

① 化粪池-稳定塘组合模式

图5-4 化粪池-稳定塘组合模式流程图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稳定塘,化粪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8 h;出水进入稳定塘后水力停留时间为4~10d,有效水深为0.5 m左右。

② 化粪池-人工湿地组合模式

图5-5 化粪池-人工湿地组合模式流程图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化粪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8 h,且出水SS≤100 mg/L;出水进入人工湿地后水力停留时间为4~8 d(表面流人工湿地),2~4 d(潜流人工湿地)。

③化粪池-土壤渗滤组合模式

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土壤渗滤系统,化粪池停留时间不小于48d,且出水SS≤100 mg/L;出水进入土壤渗滤系统后水力负荷应根据土壤渗透系数确定,一般为0.2~4cm/d。

图5-6 化粪池-土壤渗滤组合模式流程图

来源: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