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葛根黄芩黄连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葛根黄芩黄连汤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loudtcm.com/formula/261

葛根黄芩黄连汤

GE GEN HUANG LIAN HUANG QIN TANG|更多图表

出处典籍:伤寒杂病论

其他名称:葛根芩连汤、葛根汤、黄连葛根汤、葛根黄连黄芩汤、葛根黄芩汤

热性指数
5

寒性指数
18

热/寒比例
寒(0.28)

寒热分析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组成药物为甘草、葛根、黄连、黄芩。其中,黄连与黄芩性味苦寒,明显偏向寒凉,是方剂中主要的寒性药物来源。葛根性凉,亦具有一定的清热作用,但其药性相对黄连与黄芩较为平和。甘草性平,在此方中主要扮演调和药性的角色,对寒热属性影响不大。

综合来看,此方以黄连、黄芩为核心,主导了方剂的寒性基调。葛根虽带有凉性,但相较之下寒性较弱。甘草虽有调和作用,但并未明显改变方剂的整体寒性倾向。因此,葛根黄芩黄连汤的整体药性偏寒。根据提供的寒热指数,寒性指数18远大于热性指数5,也印证了此方寒性明显。

复方归经比例
胃经 20%
脾经 15%
肺经 15%
心经 13%
肝经 9%
胆经 9%
大肠经 9%
膀胱经 6%

归经分析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要针对胃经、脾经、肺经、心经、肝经、胆经、大肠经以及膀胱经的异常进行调理。

从经络辨证的角度来看,此方剂的组成及经络比例显示其主要作用于以下经络失衡:

  • 胃经: 比例最高,显示此方剂主要针对胃经的异常,可能为胃经实热,如胃火上炎、胃热壅盛等症候。
  • 脾经: 比例较高,说明此方剂对于脾经的失调亦有调理作用,可能为脾虚湿热,或脾胃不和等症候。
  • 肺经: 比例与脾经相同,提示此方剂亦能作用于肺经,可能为肺热壅盛、肺失宣降等症候。
  • 心经: 此方剂亦作用于心经,可能针对心火上炎,或心经的热性扰动。
  • 肝经、胆经、大肠经: 比例相同,显示此方剂对于肝胆的湿热,以及大肠的实热症候亦有作用。
  • 膀胱经: 比例最低,但仍然具有作用,可能针对膀胱的湿热,或膀胱经气化不利。

总体而言,葛根黄芩黄连汤主要针对体内有热的经络进行调理,尤其侧重于胃、脾、肺三经的热症。

最后更新日:2025-01-23

主治功效(症状或疾病)

方剂组成解释

  • 甘草

  • 葛根

  • 黄连

  • 黄芩

葛根黄芩黄连汤中加入甘草,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2. 调和药性: 葛根、黄芩、黄连皆属寒凉之品,容易伤脾胃。甘草性甘温,能缓解其寒凉之性,保护脾胃,使药性更加平和,减少副作用。
4. 增强药效: 甘草味甘,入脾胃经,能调和诸药,使药效更加协调一致,增强药物疗效。同时,甘草还有解毒、缓解疼痛等功效,更能提升药效。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剂中包含葛根,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2. 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葛根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缓解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症候。
4. 解表透邪,升阳止泻:葛根具有升阳止泻、解表透邪的功效,可缓解外感风热所致的发热、头痛、恶寒、鼻塞等症候,同时也能止泻止痢。

因此,葛根在葛根黄芩黄连汤中起到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解表透邪、升阳止泻的功效,与黄芩、黄连等药物相辅相成,协同作用,达到治疗热毒壅盛、外感风热等病症的效果。

葛根黄芩黄连汤中加入黄连,主要原因有二:
2. 清热泻火:黄连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泻火、燥湿止痢之功效,能抑制体内热邪的蔓延,对于因热邪上扰所导致的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症候有显著疗效。
4. 解毒止痛:黄连亦具解毒止痛之功效,可消解体内毒素,缓解炎症反应,对于因热毒所致的疼痛、红肿、溃疡等症候有明显缓解作用。

故葛根黄芩黄连汤中加入黄连,旨在清热泻火、解毒止痛,达到治疗效果。

葛根黄芩黄连汤中包含黄芩,主要原因如下:
2.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方剂中葛根升阳解表,黄连清热泻火,而黄芩则起到协调二者,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作用,使药力更为主和有效。
4. 抑制细菌感染:黄芩中含有黄芩苷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以抑制细菌感染,配合其他药物,共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方剂介绍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要功用「解表清里」,主治表证未解,邪热入里、身热、腹泻、大便臭秽、胸脘烦热、口干口渴,气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葛根黄芩黄连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原文是:「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从「六经辨证」的角度来思考,当外感表证时,外邪造成太阳病,本来可以运用解表的方法解除,结果用泻下法,导致表邪内陷阳明病,而出现「协热下利」。

此时表邪未解,里热却很严重,表里都热,所以身体会发热,胸部、腹部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热邪内迫,导致大肠传导失司,所以腹泻同时味道很臭。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胸腹部有热,热上蒸于肺,所以会出现气喘。

因此,必须解外感之邪,还要清里热。方中重用葛根,因其甘辛而凉,入脾胃经,既能解肌发表以散热,又可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腹泻,使表里相和。

后人不是以「六经辨证」来思考此方的运用,主要是运来改善「里热下利」的症候,最常见的是吃麻辣火锅之后,整个肚子热热的,腹泻且肛门感觉灼热,就可以运用此方。

在炎热夏季由于天气很热,如果又吃了一些上火的食物,甚至待在太湿热的环境中,也会自然出现腹痛、腹泻、胸喘,可以运用此方。

夏季天气湿热容易出现葛根芩连汤证

原方先煮葛根,后纳诸药,可使「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伤寒来苏集》)。由于葛根能清热升阳止利,汪昂称其「为治泻主药」,故本方对热泻、热痢,不论有无表证,皆可用之。

配合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改善腹泻。黄芩、黄连皆味苦性寒之品,其性寒能清肠胃之热,味苦可燥肠胃之湿,去除肠中湿热,则下利可止。

《神农木草经》提到黄芩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黄连主「热气目痛,......肠澼腹痛,下痢」《名医别录》提到黄芩「治痰热,胃中热」黄连「调胃厚肠」,可见两药对肠胃热痢之效。

最后运用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四药合用,外疏内清,表里同治,使表解里和,则身热下利自愈。

本方为解表清里、表里同治之剂,然从方中所用药物看,是以清里热为主,解表散邪为辅,所主治的证候应以「清里热」止下利为主。

本方根据药物组成而命名,后世常将本方简称为「葛根芩连汤」

方与黄芩汤、白头翁汤、芍药汤均可用於热利。然本方所治属热利兼太阳表证,见有身热口渴,喘而汗出,下利臭秽,舌红,苔黄等表里俱热之象,有表里双解之功,尤以清里热爲著,黄芩汤所治爲太阳与少阳合病、口苦、腹痛等症候较明显,功在清热止痢,和中止痛。

白头翁汤用治热毒深陷血分之热痢,表现特点为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身热,苔黄,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现代运用於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皮肤红肿发炎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

网友分享实际运用葛根芩连汤案例

传统服药法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下利而不发热,脉沉迟或微弱,病属虚寒者,不宜应用本方。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经络形态

北半球在每年进入夏季之后,大肠经与三焦经的能量就会提升。从大肠经的圆运动数据可以清楚看出,每年进入夏季之后大肠经的能量大幅提升,若配合湿热天气就很有机会出现大肠湿热证,而有机会运用「葛根芩连汤」。

大肠经的圆运动现象

相关证候

大肠湿热

注意:以上所有信息仅供学术研究使用,任何医疗行为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讨论留言

载入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