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贷款诈骗高发!用AI护航你的钱袋子
微信贷款诈骗高发!用AI护航你的钱袋子
微信贷款诈骗新套路:微粒贷成诈骗新目标
近期,微信“微粒贷”成为诈骗分子的新目标。据警方通报,Y先生接到自称“微粒贷”客服的电话,称其贷款利息过高需要关闭,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在对方引导下,Y先生开启了FaceTime屏幕共享功能,并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最终被骗走2.9万元。
这起案件揭示了微信贷款诈骗的新手法:骗子利用受害者对个人征信的重视,通过冒充客服、屏幕共享等手段,诱骗受害者提供敏感信息并进行转账操作。
微信贷款诈骗四大套路
发布虚假贷款信息:骗子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贷款广告,或主动添加好友推销贷款业务。
发送涉诈二维码:诱导受害者扫描二维码下载虚假金融APP,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和贷款信息。
谎称严格审核:通过繁琐的审核流程制造假象,让受害者误以为是正规公司。
要求提前支付费用:以会员费、认证费、先期利息等名义,要求受害者在放款前支付费用。
AI助力金融风险识别
面对日益猖獗的贷款诈骗,如何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成为当务之急。AI技术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为防范诈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机器学习算法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展现出强大的预测能力。通过分析大量数据,AI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违约概率,识别潜在的信用风险。德勤研究发现,机器学习算法在预测违约方面优于传统模型。
AI还擅长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分析。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可以分析社交媒体、新闻报道等文本信息,及时发现信用预警信号。德勤开发的“智慧债券”平台在2018年前10个月的测试中,对中国债券市场的预警准确率达到100%。
如何防范微信贷款诈骗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身份证号、银行账户、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谨慎接听陌生来电:不轻信自称“客服”的电话,不添加陌生好友。
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不下载来源不明的APP。
核实转账请求: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真实性,建议线下办理业务。
下载反诈APP:如“国家反诈中心”APP,可自动识别并拦截诈骗信息。
保持理性思考:不贪图小便宜,不相信“低息无抵押”等虚假承诺。
及时报警求助:如遇可疑情况,立即向警方报案并保留相关证据。
面对微信贷款诈骗的威胁,我们既要提高警惕,又要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防范能力。通过了解诈骗手法、使用AI工具识别风险,以及采取具体防范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远离诈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