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凭祥首例停车欠费案宣判:车主被判支付976元停车费
广西凭祥首例停车欠费案宣判:车主被判支付976元停车费
近日,广西凭祥市人民法院审结该市首例道路停车欠费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起案件不仅关乎个人诚信,更折射出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案件回顾:欠费976元被判支付
2019年,广西凭祥市引进智慧停车管理系统,以缓解城市停车难题。然而,部分车主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却拒不缴纳停车费。在最新审结的一起案件中,车主李某被判决于十日内支付拖欠的停车费共计976元。
据了解,李某从2020年10月30日至2022年1月22日期间,在凭祥市城区的泊车位停车88次、累计293小时。根据凭祥市城市道路临时泊位停放服务收费标准,李某应缴纳停车费976元。尽管运营方A公司多次催收,李某始终拒绝支付,最终A公司将李某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A公司是经凭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专业停车服务企业,李某在使用划定的停车泊位后,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停车费。李某的行为构成违约,因此支持A公司的诉讼请求。
智慧停车遭遇欠费难题
类似案件并非个例。在云南省宣威市,智慧停车运营方已启动多起诉讼程序追缴欠费。其中,车主杨某某欠费2072元,王某某欠费高达4336元,均被法院裁定冻结相关账户。
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在全国推广过程中,欠费问题成为一大难题。尽管系统通过无线通信、移动终端等技术实现了停车位资源的优化管理,但仍有不少车主利用各种手段逃避缴费。这不仅影响了运营方的正常经营,也损害了其他车主的合法权益。
法律边界与合理管理
针对智慧停车管理中的欠费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近期发表重要意见。法工委认为,对公民合法停车后未缴纳停车费的行为,不宜设定行政处罚。因为停车欠费属于违约行为而非违法行为,且欠费金额通常较低,危害程度不大,不应通过行政处罚的方式处理。
这一意见为各地智慧停车管理提供了重要指导。专家建议,可以通过教育劝导、责令改正、信息披露等方式进行管理,避免滥用罚款等行政处罚手段。同时,运营方应加强技术手段,提高收费效率,减少欠费现象的发生。
呼吁文明停车,诚信缴费
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的推广,旨在通过经济杠杆调节泊位供给,优化资源配置,共同维护良好的停车秩序。然而,系统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每位车主的配合与支持。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车主:在享受智慧停车便利的同时,请及时缴纳停车费,维护个人信用记录。这不仅是对公共资源的合理补偿,更是对社会诚信体系的有力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文明、有序、便捷的停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