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垃圾分类:让城市更绿,生活更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垃圾分类:让城市更绿,生活更美!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169322
2.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088140.html
3.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05/content_6875926.htm
4.
https://www.fon.org.cn/news/173
5.
https://xn--6oq29spurowlws4a.cn/sf_B3DEA7B164F14309BEAD0B8AEA641E0A_227_bjmmgj.html
6.
https://m.chyxx.com/industry/1198221.html
7.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09089025.html
8.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a2da7a1ce0c148eeacc702b03a500312!!wm_id=6ff152dbc7e4464aae9da515fc5d893e
9.
http://www.envirunion.com/newsinfo-32409.html
10.
https://mhuanbao.bjx.com.cn/mnews/20170416/820354.shtml

2025年底前,我国将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23年5月发布的最新目标。截至2022年底,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到82.5%,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53万吨,焚烧处理能力占比77.6%。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但距离全覆盖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然而,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在北京、上海等先行试点城市,垃圾分类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据媒体报道,一些小区虽然配备了分类垃圾桶,但实际使用情况并不理想。例如,在北京朝阳区农光里小区,记者发现所有垃圾桶中的废弃物都呈现无序状态,垃圾分类的宣传板沦为摆设。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调查也显示,即使在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也普遍存在垃圾分类指导员代替居民进行二次分拣的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足,缺乏分类知识和动力;另一方面,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垃圾桶标识不清或破损等问题影响了分类效果。此外,相关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缺乏强制性和激励措施,导致执行力度不足。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德国、美国和比利时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分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德国是垃圾分类的典范国家。德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规范人们对废弃物的处理。在德国,各种垃圾都被严格分类,居民区附近都设有垃圾投放区,并且放置着棕、蓝、黑、黄四种颜色的垃圾桶。各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垃圾——棕色投放有机垃圾,蓝色投放废纸,黑色投放剩余垃圾,黄色则专门投放标有绿色圆点回收标志的商品包装。

在敦促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德国采取“连坐式”的惩罚措施。如果垃圾回收公司的人员发现某一处垃圾经常没有严格分类投放,会给附近小区的物业管理员以及全体居民发放警告信。如果警告后仍未改善,公司就会毫不犹豫地提高这片居民区的垃圾清理费。收到警告后,物业与居民自管会将组织会议,逐一排查,找到“罪魁祸首”,要求其立即改善。即便不敢承认,犯错的居民也会为了不缴纳更高的清理费,乖乖遵守分类规则。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还是第一个为“垃圾经济”立法的国家。1991年,德国通过了《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厂家和分销商对其产品包装全面负责,即包括负责回收废弃包装,再利用或再循环其有效部分。1996年颁布实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奠定了德国垃圾回收的总体基调,谁污染谁治理。在法律支持下,德国建立了“双向回收系统”。该系统“一收一送”,一方面由制造商、包装商、分销商和垃圾回收部门多方投资成立专业回收中介公司,建立起统一的回收系统;另一方面,公司组织垃圾收运者集中回收消费者废弃的包装,分类送到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使用,能直接回收的则送返制造商。2016年7月,德国另一项针对电器回收的新法案生效,规定电器零售商有义务免费提供电器回收服务。对于小型家电,无需小票就可将其交给任一电器零售商回收;大家电则需要送至面积超过400平方米的大型电器商,并同时向该电器商购置同类功能的新电器。

根据德国联邦环境局数据,2000年至2012年间,德国垃圾排量减少了18%。201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90%的德国人会自觉遵守垃圾分类规则,近80%的德国人认为,为环保做贡献对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如今,德国垃圾再利用行业每年创造410亿欧元产值,生产部门的垃圾被重新利用的比例平均为50%。垃圾回收已经成为德国人的环保“标签”之一。

美国则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推动垃圾分类。美国50个州在遵循联邦立法的前提下,各自制定了适合本州的地方立法,形成了有法可依、社区管理和居民自觉维护环境相结合的垃圾处理机制。美国大大小小的城镇目前已实现了垃圾分类,只是各州、各城镇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以记者居住的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城为例,独立式住宅后院一般都摆放着绿色和黑色两个大垃圾桶,绿色垃圾桶是用来装可再生利用垃圾的,如酒瓶、饮料瓶、易拉罐等;黑色垃圾桶是用来装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如剩菜剩饭、菜根果皮等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必须先用塑料袋装好,并扎紧袋口,不允许有残渣和汁水漏出。社区规定每周二收一次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则是周二和周五两次。居民只需按时把垃圾桶置放到门前路边即可,收垃圾的工人会按时装到垃圾车上。对于公寓式住宅,则是有集中垃圾存放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也是明显分开。

比利时则将垃圾分类作为家庭必修课。比利时人一般会从超市购买好几种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来分装家庭垃圾,白色垃圾袋用来装厨余垃圾等无法回收的垃圾;黄色垃圾袋用来装旧报纸、纸质广告宣传品等;绿色垃圾袋则主要用来装花园里修剪下来的树枝、杂草等园林垃圾。此外,像玻璃制品、纺织品、过期药品、旧电池等则要送到专门的回收垃圾箱,有色玻璃和无色玻璃也要区分开来。而对于淘汰的家具、家电等大件垃圾,环保部门会一年一次上门收取,如果错过了,居民就需要自己送到指定垃圾回收点。

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垃圾分类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企业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参与垃圾回收和处理;公众则需要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针对我国垃圾分类面临的挑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强制性垃圾分类政策,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同时,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2.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参与度。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媒体宣传等多种渠道,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

  3.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的各个环节顺畅衔接。同时,加强对垃圾分类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4. 推动科技创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平台,实现“一网统管”。同时,推动环卫装备的标准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垃圾分类处理效率。

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