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士兵健康素养,科学管理让部队更强!
提升士兵健康素养,科学管理让部队更强!
在现代军事中,士兵的健康素养不仅关乎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还对整个部队的战斗力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系统性地普及与士兵健康相关的科普知识,包括营养、心理健康、常见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等方面,可以显著增强士兵的健康素养与作战能力。遵循科学合理的饮食、心理健康维护、疾病预防及健康管理方法,士兵不仅能更好地完成使命,也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的健康管理实践
在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健康管理专家孙国栋医生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宣教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官兵健康管理水平。他带领团队开发了“特勤人员体质健康评价标准”,通过多维度分析运用详实数字构建大健康标向模型,为部队“健康在位率”作出了重要贡献。
士兵健康素养的核心要素
提升士兵健康素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营养管理
合理膳食是提升士兵健康素养的基础。应注重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蛋)、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以及全谷物,同时限制糖分和加工食品。此外,适量补充灵芝孢子油等增强免疫功能的保健品也是有益的。
心理健康管理
心理适应不良会导致身体和精神失调。因此,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对官兵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缓解受训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可以减少军事训练伤的发生。
疾病预防
加强健康干预,有效管控慢性病风险,降低医疗费用。通过体检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评估、干预、保养,实现全面健康管理。
军事训练中的健康管理
军事训练是生成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官兵难免会出现伤病。预防训练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合理安排训练
遵循人体生理机能,安排合适运动强度、时间、频率,避免过度训练。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训练内容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强度由小到大。
科学热身与拉伸
热身动作可选择快走、慢跑或跳绳,时间为3-5分钟,最理想的状态是身体开始微汗。肌肉动力性拉伸练习包括扩胸、振臂、肩环绕、前压腿、侧压腿、原地踮双侧脚尖、抱膝提踵、抱小腿提踵、足跟步行等。
使用防护护具
使用防护护具是预防训练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特别是有陈旧性损伤仍继续参加训练的人群,更要合理使用防护护具。注意佩戴护具(护膝、护踝、护腰等)时要贴合身体,且不能明显妨碍肢体运动。
注重营养补充
合理膳食有利于增强官兵的体质,加速训练后体力的恢复。参训官兵需注意合理膳食,在训练前的一餐以易消化的高糖、低脂食物为主,训练后可适当进食高脂、高蛋白类食物;训练中场,可适当补充牛奶、水果,以帮助恢复体力。夏季训练尤要注意科学饮水,出汗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和盐分。
国外军队健康管理的先进经验
美国作为健康管理的最先实践者,目前已形成了六类主流健康管理模式,分别是:需求管理、生活方式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疾病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人群健康管理。据报道,2000年2010年,美国死于心脏病的人数下降了30%,死于癌症的人数减少了13%;1988年1994年,美国成年人中,血压未受到严格控制的比例为74%,患有高胆固醇的比例为20%,但在2007年~2010年,前者的比例下降到了49%,后者下降到14%。
我国军队健康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目前,我国军队健康管理工作起步晚,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覆盖面狭窄。硬件方面:负责军队健康体检的各级医院条件与设备良莠不齐,特别是基层和艰苦地区缺乏相应的硬件设施。软件方面:部队卫生干部缺员严重,具备健康管理专业知识与资质的卫生干部更为缺乏。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更新健康管理理念,增加个性化体检模块。对不同兵种人员实施针对性的健康管理,达到有效的健康防护效果。
完善健康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健康管理平台。加快军人电子健康档案及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与使用,打破信息壁垒,提高信息共享等级。
加强健康宣教,提升官兵健康意识。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官兵了解自身状况并采取预防性干预。
注重自我健康管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注重饮食、运动和心理调节,以预防疾病发生。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士兵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减少非战斗减员,从而打造更强大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