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时代:机加工设备安全防护新趋势
智能制造时代:机加工设备安全防护新趋势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机械安全防护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背景下,建立"零伤害"安全文化,采用智能化安全防护方案,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理念。
新型机械防护技术发展趋势
在智能制造环境下,传统的机械防护措施已经难以满足安全需求。华为推出的智能制造安全解决方案,通过IT安全加固、IT&OT分域隔离和统一安全运营管理,实现了IT/OT一体化安全防护。这种方案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还简化了运维工作,为企业提供了全面的安全保障。
在具体的技术标准方面,我国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最新的机械安全国家标准。例如,GB/T 8196-2018《机械安全 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对防护装置的设计提供了详细的指导。GB/T 16855.1-2018《机械安全 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 第1部分:设计通则》则对安全控制系统的开发提出了具体要求。
智能安全防护系统应用案例
在实际应用中,智能安全防护系统已经展现出显著的效果。以某大型金属加工企业的产线安全防护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了隔离、联锁、权限管理和安全预警等多种防护措施。
在该项目中,主要设备包括大型焊机和轧机,产线自动化程度高,部分工位需要人工辅助操作。为了确保安全,产线和输送线区域采用了安全围栏进行隔离,围栏高度分别为2m和1.2m,槽型开口尺寸为20*100mm,符合GB/T 23821规定的安全距离要求。
在安全回路设计方面,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现场所需性能等级为PLe。项目选用了德国EUCHNER公司的MGB系列安全开关,该开关带防护锁定类型,性能等级可达PLe。为了防止设备惯性对人员造成伤害,还增加了"申请进入按钮",人员需要通过该按钮使设备进入停机状态,并等待设备完全停止后才能进入危险区域。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防护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 智能化程度提高:通过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更精准的风险预警和防护控制。
- 标准化体系完善:国家和行业标准将不断完善,为企业提供更明确的指导。
- 人机协作优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人机协作效率,实现更灵活的生产方式。
总之,智能制造时代的机械安全防护需要企业建立零伤害文化,采用智能化防护技术,并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确保人员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