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难题,需要从“心”开始:做好心理干预,提升不孕治疗成功率
生育难题,需要从“心”开始:做好心理干预,提升不孕治疗成功率
辅助生殖技术(ART)为许多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生育的希望,但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在辅助生殖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认知-行为干预(CBT)
认知-行为干预(CBT)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从而改变行为,消除不良情绪。治疗常借助心理咨询、会谈、家庭作业、任务训练、行为和情绪的自我观察等措施。
研究显示,CBT对辅助生殖治疗有显著效果。例如,Gorayeb等在巴西对188名接受IVF的妇女进行RCT研究,发现IVF和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前进行CBT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Mosalanejad等在伊朗的研究也表明,每周进行1小时30分的CBT,可以显著提高不孕症妇女的心理抗性。
身心灵干预(BMSI)
身心灵干预侧重于增强身心联系以放松身心,具体的干预手段包括冥想、瑜伽等。
Chan等在香港对227名接受IVF的妇女进行东方身心(EBMS)团体干预,发现EBMS干预有效降低了接受IVF的女性的焦虑水平。Domar 等对143名40岁以下的接受IVF治疗美国妇女进行身心灵干预研究,证明干预组女性的焦虑与抑郁水平降低。
二元应对干预(Dyadic Coping Intervention)
德国学者Bodenmann提出的二元应对理论,将二元应对定义为疾病压力期间,伴侣通过个人以及和对方共同努力的方式去支持彼此的过程。
Ying等在中国浙江开展了一项涉及100对接受试管婴儿治疗(IVF treatment)的夫妇的试点研究,由医务社会工作者对夫妇进行心理教育、放松训练、冥想辅导,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女性在伙伴关系和二元应对方面有了显著改善,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语
辅助生殖治疗是一项需要投入长期时间、精力与财力的治疗项目,在关注治疗效果的同时,需要特别关注不孕妇女的心理健康。如果身边有亲人或朋友正在经历这一过程,除了给予安慰,还可以推荐他们培养冥想、瑜伽、书写等习惯,进行心理咨询或者参与相关的心理干预,从而改善心理健康状况。辅助生殖从来不是夫妻双方中单独一方的责任,提升夫妻二元应对水平,在改善心理健康的同时,可能会提升治疗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