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石龙镇中山路改造启动:5.5亿打造岭南文旅新地标
东莞石龙镇中山路改造启动:5.5亿打造岭南文旅新地标
2025年1月15日,备受关注的东莞市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正式动工。这一总投资达5.5881亿元的改造项目,将为这条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历史的见证:石龙中山路的百年沧桑
石龙镇是东莞唯一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曾与广州、佛山、顺德陈村并称“广东四大名镇”。作为东江流域和省港地区的水陆交通中心,石龙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时刻,承载了孙中山、周恩来等伟人的战斗足迹。
中山路,这条始建于1929年的马路,不仅是石龙最早建成的现代道路,更是东莞现存最完整的岭南特色骑楼建筑群。全长1435米的街道两旁,分布着500多间商铺,曾是东莞最负盛名的商业街之一。这里不仅开设了东莞第一家邮局、电话局和银行,还孕育了8个市级、2个省级非遗项目,被誉为“东莞非遗第一街”。
有机更新:让老街焕发新生
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繁华的中山路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为了重振这条百年老街的活力,石龙镇启动了大规模的保护提升工程。项目将采用“有机微改造,渐进式更新”的方式,力求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融入现代功能,打造一个集“市井生活、休闲体验、主客共享”于一体的城市文旅主题街区。
具体改造内容包括:
-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提升游客体验
- 推动产业要素升级,引入新型业态
- 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满足多样化需求
- 完善旅游服务配套,提升整体品质
项目已邀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等多位专家进行实地调研和方案完善,确保改造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借鉴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广东,类似的改造项目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广州恩宁路永庆坊通过微改造,成功转型升级为国家4A级景区;深圳南头古城则在保留历史建筑的同时,打造了一个融合文化、商业、居住的活力社区。
这些案例表明,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需要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既要保留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又要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传承与现代功能的融合,让老街区焕发新生机。
展望未来:文旅新地标,城市新名片
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不仅是东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当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项目建成后,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体验岭南文化、感受历史魅力的新去处,成为东莞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这条承载着东莞人集体记忆的老街,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新时代续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