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诺贝尔经济学奖背后的中国扶贫奇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诺贝尔经济学奖背后的中国扶贫奇迹

引用
人民网
10
来源
1.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9/1015/c1002-31400354.html
2.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104/t20210406_524611.html
3.
https://www.yicai.com/news/100365340.html
4.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1910/16/WS5da6d9dea31099ab995e5d6d.html
5.
https://www.shihang.org/zh/news/press-release/2022/04/01/lifting-800-million-people-out-of-poverty-new-report-looks-at-lessons-from-china-s-experience
6.
https://www.gov.cn/xinwen/2019-11/14/content_5452051.htm
7.
https://news.un.org/zh/story/2019/10/1044031
8.
https://www.progressingeography.com/CN/10.18306/dlkxjz.2018.04.012
9.
https://www.gov.cn/xinwen/2020-10/29/content_5555714.htm
10.
http://sociology.cssn.cn/shxsw/swx_plbd/swx_sprd/202004/t20200402_5109242.html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方法。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全球减贫的实际成就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成功帮助8.5亿多人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这一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中国扶贫模式的独特优势,也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01

诺贝尔经济学奖:实验性方法的突破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通过在印度、肯尼亚等地开展实地实验,开创了以实验性方法解决贫困问题的新途径。他们将减贫问题拆分为更小、更易于管理的问题,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各种干预措施的效果。这种基于实证的研究方法,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精准的指导,大大提高了我们应对全球贫困的能力。

02

中国扶贫:实践中的巨大成就

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关注的实验性方法不同,中国扶贫的成功更多体现在大规模实践和制度创新上。中国扶贫的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两大支柱:

  1. 基础广泛的经济转型:通过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贫困人口创造新的经济机遇。例如,中国通过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现代农业,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同时,通过渐进的工业化和有序的城镇化,促进了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2. 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从最初的区域瞄准转向精准扶贫。特别是2012年以来,中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通过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施策,实现了扶贫资源的精准配置。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03

中国扶贫模式的独特性

尽管中国扶贫的成就令人瞩目,但其经验并未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扶贫模式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关注的重点存在差异:

  1. 规模与深度:中国扶贫是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的,其规模和复杂性远超诺贝尔经济学奖研究的范围。中国的扶贫实践不仅关注短期效果,更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如通过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 制度优势:中国扶贫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能够动员各方资源,形成扶贫合力。这种制度优势在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框架中难以体现。

  3. 发展阶段差异: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最不发达国家,而中国已经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扶贫经验更多体现了从低收入向中高收入过渡阶段的特征。

04

中国扶贫经验的全球意义

中国扶贫的成功经验对全球减贫事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 经济转型的重要性:中国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的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考。

  2. 精准施策的价值:中国的精准扶贫理念和实践,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3. 教育扶贫的关键作用:中国通过发展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4. 制度优势的启示:中国的扶贫实践证明,有效的治理体系和强大的执行能力是实现减贫目标的重要保障。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克雷默也对中国扶贫成就表示赞赏。他认为,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政府简政放权等措施,成功推动了经济增长和减贫。中国的经验表明,只要有坚定的决心、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策略,就一定能够实现减贫目标。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的扶贫经验也将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提供重要参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