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00后打工人“发疯”文学,轮到谐音梗工牌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00后打工人“发疯”文学,轮到谐音梗工牌了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19A03II700

在当今快节奏的职场环境中,年轻人通过创意和幽默感来释放压力、表达自我。最近,一种"工牌文化"在网络上悄然兴起,成为职场人自我调侃和情感宣泄的新途径。

工牌,不再仅仅是员工身份的标识,而是变成了一种充满个性和创意的自我表达平台。员工们通过将自己的姓氏与或幽默、自嘲或带有深意的词汇相结合,创造出了各种令人捧腹或引人深思的工牌名。

什么都不董同学
别问 问就是不会

比较有内韩同学
整个办公室 就我便宜又好用

不是你死就是我王同学
催什么催 活不到周一了吗?

每天当牛做马同学
好的!收到!11111

此地不宜久刘同学
到点了就应该马上下班

再逼我就跳曹同学
事情多多 还要背锅

超级社孔同学
踢到我,你算踢到棉花啦

有事找外包同学
周五不接急活,谢谢

薪尽自然梁同学
就这点钱,我很难帮你办事啊

杨颠风
上班的路上
狗见了我都得躲着走

发申金
神金的事你少管

字字不提打工人,却字字都是打工人真实写照的“爆改工牌”大火,从打工人内部兴起的“自我嘲讽式”工牌,品牌参与进来后助推出圈,最终从打工人的自嘲,变成了资本的“借势营销”。
戏谑、自嘲、反讽,打工人的工牌这次真的很大胆。

宋你一杯同学
可以,但是要用10个需求交换

已被确诊为“榴莲千层蛋糕”
如果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
会发现最里面是对老板您的忠心

已被确诊为“蕉绿”
不急不急,等一等
项目都会黄掉的

已被确诊为“佛手柑”
很佛,随便,都行,听你的,
你满意就好

已被确诊为“软柿子”
老板,请您先捏捏隔壁的,
捏不动再来捏我…

已被确诊为“安格斯牛排”
人在工位,心在澳洲

十个达不刘女士
我的财富很自由
它想离开也拦不住

上班只想摸于女士
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我不是强者我可以抱怨

工资蹭蹭张男士
我姓张,嚣张的张
上班几年已沧桑

how do you 杜女士
人生处处碰壁
就是碰不到RMB

我真的会谢女士
人生没有必须得做的事
但是到点我必须得走

华大饼
你看这个会议桌
像不像老板的饼,又大又圆

梅出熙
算命的说我将来会有出息
没想到是开会会

陈,告退
臣这一退,就是一辈子

崔啊崔啊
我的骄傲放纵

李行李上啊
什么档次,教我做事

胡care
我就这样
你忍忍

陈妾做不到啊
做不了,你报警吧

张薪资
这点钱,我很难帮你办事啊

不赵啊
买香蕉的钱只能请到马喽

今天礼拜吴同学
下班不积极,脑袋有问题

这锅有点陈同事
你来做吧,我跟领导说了

打小报告大王同事
立志做领导狗腿子

山猪吃不了细康同学
新司更大!B事更少!

你装什么庄同学
你很牛吗?

最后形成完美闭环的是,看完这些工牌的打工人发出灵魂疑问:都不敢想背后有多少打工人在加班。

打工人:早知道今日,我就不该起这个头。

围绕着打工诉求而产生的工牌,品牌积极参与玩在一起,使得围绕着工牌产生的爆改变得趣味横生。

一边笑一边求梗,互联网老乐子人了。而打工人的想象力不容小觑,没有最好笑,只有更好笑的工牌在源源不断地产生。

只要不让我上班,让我干啥都行”在爆改工牌上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换个角度想,谁说这不是上班呢,这是打工人用命在为品牌出圈添砖加瓦啊!

陈住气
在做了,再催你自己做

李来做,「已殉职 求放过」。

反PUA达人
你要不要听听看自己在说什么。

摸鱼惯犯
虽然今天什么也没干,但真的辛苦我了

黄尚好
能给卑职一个明示吗

朱队友
已经懒得沟通了,
你说晚上有太阳我都认了。

阮柿子
坚持住,忙完这阵子,
就可以忙下阵子了。

顾得拜
很不高兴为你服务。

贾娜
如果我已读不回,
请你反思一下自己

贾莉莉
很内向 出门都走下水道

00后因为思维活跃、敢想敢干,成为营销风格的代称。“00后接管官方帐号”“聊天记录式营销”等带着00后标签的话题热度飙升,他们自成一派的语言风格,无所谓又锐意十足的形象在段时间内便能形成传播热度。

爆改工牌风,可以说是00后整顿职场风的一个缩影。把自己的姓氏嵌入进去,让每一姓的人都很有代入感、参与感,并且积极用自身的姓造梗,和姓名珠串一样,没一个人希望自己的姓氏缺席,每一个人都会玩一下姓氏梗。

然后就是充满了“疯感”的自我介绍。在现在打工高压的态势下,真正沉浸在打工当中,每天上班都很快乐的人完全没有。更多的是围绕打工产生的质疑:

许多无处抒发的怨气都在互联网上留下痕迹,构成了打工人的“历劫记”,也为爆改工牌提供了源源不断地素材。

《2024年Z世代职场心理健康报告》披露,约70%的“00后”曾因工作遭受心理健康问题。这一代人不再假装情绪稳定,而是通过各种方式来释放压力。

自嘲为“吗喽”,养芭蕉缓解“蕉绿”,把“卡皮巴拉”设为头像,输出“发疯”文学,发明“Gap Hour”,为的就是抵抗高压的打工态势。

爆改工牌也是打工人焦虑情绪的一种表达,或者委婉表达加薪的需求,或者提出不加班的诉求,又或者对不明确指令表达不满。

“如果大家都在笑,那它就是一个玩笑”,打工人用玩笑的语言,柔性表达出心底最真实的心声。

品牌能积极参与其中,其实也是一种“玩在一起”的形象塑造。可以看出,玩工牌梗的品牌都比较年轻化,将品牌的突出标识融入到工牌中,洁柔则是直接把产品不显眼地放置在工位上,和打工人的“衣食住行”链接起来,在不自觉中让人记住品牌形象。

和打工人站在一起的品牌,虽然对打工人的境况不能给予实质性的改变,但至少,他们赢得了一些心理上的认同与亲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