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电力通信网引入ASON技术:智能电网建设的创新实践
青海电力通信网引入ASON技术:智能电网建设的创新实践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深入推进,电力通信网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青海,这一挑战尤为突出。作为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电力通信网承载着日益增长的数据业务需求。然而,传统的SDH/MSTP通信网络已难以满足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网络升级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技术以其智能化、动态化的特性,成为青海电力通信网升级的首选方案。
ASON技术:智能电网的通信利器
ASON是一种融合了控制平面的新型光网络技术,其核心优势在于智能化的连接控制和资源管理。ASON的体系结构由三个平面组成:传送平面负责数据传输,控制平面实现连接控制,管理平面则负责网络管理。这种三层架构使得ASON能够动态响应业务需求,实现带宽的灵活分配。
ASON支持三种连接方式:永久连接(PC)、交换连接(SC)和软永久连接(SPC)。其中,交换连接是ASON的核心特征,它允许用户动态发起业务请求,通过信令控制实现连接的建立和拆除。这种灵活性是传统SDH/MSTP网络所不具备的。
青海电力通信网的现状与挑战
目前,青海电力通信网主要由华为、中兴、ECI等厂商的光传输设备组成,网络结构以环形为主。然而,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这种传统网络架构暴露出诸多问题:
- 带宽利用率低:SDH/MSTP网络采用静态配置,难以适应动态的业务需求
- 灵活性差:网络调整和业务配置耗时长,无法快速响应突发业务
- 扩容难度大:网络升级需要大量人工干预,维护成本高
- 安全性隐患:环形网络在多点故障情况下容易中断
ASON技术的应用优势
相比传统的SDH/MSTP,ASON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 动态带宽分配: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时调整带宽资源
- 流量工程优化:智能选择最佳路径,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 高生存性:采用网状网保护恢复机制,增强网络抗灾能力
- 多协议支持:兼容SDH、OTN等多种传输技术
- 多厂商环境:符合主流协议标准,易于实现互联互通
青海电力通信网的ASON规划
在引入ASON技术时,青海电力通信网充分考虑了以下关键因素:
- 网络维度:确保每个节点有3个以上物理连接方向,以发挥网状网的优势
- 业务类型:以数据业务为主,适合采用ASON技术
- DCN实现方式:优先选择带内方式,利用现有光传输网的链路冗余
- 业务量大小:大业务量下网状网络的带宽利用率更高
- 互联互通:确保符合主流协议标准,实现多厂商设备的互操作
通过科学规划,青海电力通信网将逐步实现从传统SDH/MSTP向ASON的平滑过渡,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坚实的通信基础。
未来展望
尽管ASON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其标准化和互联互通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目前,基于SDH和OTN的ASON技术已相对成熟,但基于ROADM、OBS的ASON还在发展中。不同厂商设备的互通、跨运营商网络的协同等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ASON技术必将在电力通信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海电力通信网的升级实践,不仅将提升本地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更为全国范围内的智能电网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