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互联网法院六周年:司法改革新纪元
杭州互联网法院六周年:司法改革新纪元
2023年8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迎来成立六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全国首家互联网法院,它不仅开创了互联网司法新模式,更在六年间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驱动:打造互联网司法新模式
杭州互联网法院的创新之路,始于对传统诉讼模式的突破。其首创的异步审理模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诉讼方式。当事人无需同时在线,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诉讼,这一模式目前适用率已超过50%。疫情期间,这种非接触式诉讼方式更是对全球司法服务转型升级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解决网络作家维权难题方面,杭州互联网法院打造了首个司法区块链平台。这一平台实现了电子证据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如今,中国网络作家村上链后,网络作家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完成的作品上链,通过区块链存证确权,固定创作时间、作品内容和作者身份。一旦发生侵权,上链内容可以作为有效的维权凭证,从源头上解决了网络作品确权难、维权难的问题。
司法为民: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六年来,杭州互联网法院共审结各类案件9万余件,实现诉讼环节全程网络化、数字化。网上立案率98.5%、电子送达率92.9%、在线庭审率98.2%,绝大多数当事人“一次都不用跑”就可以完成整个诉讼。而且,平均开庭用时32分钟、平均审理期限39.2天,审判效率较传统法院提升近一半,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幅下降。
规则引领:树立互联网司法新标准
杭州互联网法院在司法改革中不断探索,形成了43个“国字号”典型案例,其中2案入选指导性案例,8案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两会工作报告。这些案例涵盖了数据产权、算法技术、网络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为互联网司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国际视野:打造跨境纠纷解决优选地
面对全球化挑战,杭州互联网法院积极拓展国际合作。2020年7月,全国首家跨境贸易法庭在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下沙园区揭牌。截至2024年6月底,该法庭共化解各类涉外商事纠纷近400件,案件涉及美国、日本、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杭州互联网法院还与杭州综合保税区签署合作协议,打造跨境数字贸易纠纷协同共治体系。通过跨境数字贸易司法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报关、缴税、支付等信息全流程记录,为构建公正透明的国际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未来:持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站在六周年的新起点上,杭州互联网法院将继续深化互联网司法国际合作,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互联网司法新模式。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互联网司法制度,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