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改变美西方政治格局的20年
“9·11”事件:改变美西方政治格局的20年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中心双塔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毁,近3000人丧生。这一震惊世界的事件不仅改变了美国,也深刻影响了全球政治格局。
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9·11”事件后,美国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此前,美国的全球战略主要由冷战时期的现实主义战略和自由主义战略构成。冷战结束后,克林顿政府基本上沿袭了这一霸权战略,但布什政府上台后,借助“9·11”事件提供的“机会之窗”,展开了对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
2001年9月20日,布什宣布开展“反恐”全面战争,并建立以美国为领导的全球“反恐”联盟。随后,美国大幅增加军费开支,从2001年的3180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3790亿美元,增幅达15%,为20年来最高。美国还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提出“先发制人”理论,并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反恐战争:代价与后果
“9·11”事件后,美国先后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伊拉克战争10年前已告结束,而阿富汗战争则持续了20年。2021年,美国终于狼狈撤离阿富汗,而它20年前推翻的塔利班再次掌权。
这场持续20年的战争给美国带来了沉重的代价。据统计,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花费超过2万亿美元,造成2400多名美军士兵死亡,2万多人受伤。而阿富汗平民死亡人数更是高达4.7万至6.2万之间。战争还导致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加剧了地区动荡。
西方国家内部政治的变革
“9·11”事件不仅影响了美国的对外政策,也深刻改变了其国内政治生态。事件发生后,美国民众普遍感到不安全,对政府的支持率大幅上升。布什总统的支持率一度达到前所未有的93%。
国会几乎放弃了对总统的制衡权,先后通过了400亿美元的反恐拨款、150亿美元的航空援助法、3430亿美元的国防拨款,以及约700多亿美元的拯救经济法案。行政部门的权力迅速扩张,布什政府成立了“战争内阁”,强化了情报部门的职能和权力。
党派斗争也暂时缓和。民主党和共和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达施勒表示:“面对恐怖行动,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戈普哈特也表示将全力支持总统。
在政治文化方面,强调安全至上、秩序和公民责任的保守主义盛行。众议长哈斯特德称,为了反恐怖主义,美国人应考虑牺牲一部分自由。政府部门采取了多项非常措施,包括电话监听、搜查和没收财产等。社会中的排外倾向明显增加,对政府批评的声音大大减少。
全球地缘政治的新格局
“9·11”事件后,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拜登政府仓促撤出阿富汗,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暴露其只顾自己、不顾盟友的自私,以及一再制造地区冲突后扔下“乱摊子”不管的不负责任。整个撤军过程异常狼狈,反映了美国综合实力在持续下降,全球霸权已捉襟见肘。
欧盟加快了战略自主的步伐。在撤军问题上,欧洲盟友很受伤害,他们可能会再次认识到美国靠不住,需要加快战略自主的脚步,以便“自己保护自己”。
世界格局正在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力量正在形成新的多极格局。这种多极化趋势预计将进一步发展,从当前“不均衡的多极”朝着“相对或更加均衡的多极”演变。
恐怖主义威胁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目前,本土激进主义和各国内部的暴力极端主义已超越跨国伊斯兰极端主义,成为最主要的威胁。2015年移民危机和伊斯兰国引发的恐怖主义导致欧洲各地出现极右翼、反移民和反穆斯林袭击浪潮。在北美,右翼极端分子发动的致命袭击越来越多。
结语
“9·11”事件不仅改变了美国,也深刻影响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它推动了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引发了西方国家内部政治的变革,加速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在感受着这场悲剧带来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