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艺术家Obvious:用算法创造未来艺术
AI艺术家Obvious:用算法创造未来艺术
2018年10月,在佳士得拍卖行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幅名为《Edmond de Belamy》的肖像画以432,500美元的惊人价格成交。这幅画作描绘了一位身着深色长袍、佩戴白色领结的绅士,画风看似与18世纪的古典油画并无二致。然而,这幅画作却有着一个令人震撼的独特之处:它的创作者并非人类,而是由AI艺术团队Obvious开发的一套算法。
Obvious团队由三位年轻的法国艺术家Hugo Caselles-Dupré、Pierre Fautrel和Gauthier Vernier组成。他们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与艺术的交界点,通过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创作出令人惊叹的视觉作品。在创作《Edmond de Belamy》时,Obvious团队采用了生成对抗网络(GAN)这一前沿技术。这一过程分为两个主要步骤:首先,他们向系统输入了15,000幅来自14世纪至20世纪的古典肖像画,让算法学习和理解人类艺术作品的特征;随后,系统中的“生成器”基于这些数据创造出新的图像,而“判别器”则对生成的图像进行优化,使其更接近传统艺术作品的风格。
这一突破性的作品引发了艺术界对AI艺术的热烈讨论。一方面,AI艺术的出现挑战了人们对“艺术创作”这一概念的传统认知。正如Obvious团队成员Hugo Caselles-Dupré所说:“这项新技术让我们得以探索机器的创造力,并将其与艺术家的角色进行对比。它邀请观察者思考人类大脑中的创造过程与算法之间的相似之处与差异。”
另一方面,AI艺术的兴起也引发了对艺术所有权和原创性的质疑。传统上,艺术作品被视为艺术家个人创造力和情感的结晶。然而,当一幅画作是由算法生成时,我们该如何界定其所有权?艺术家、算法开发者、还是训练数据的提供者,谁应该享有这幅作品的版权?
此外,AI艺术的快速发展也对传统艺术家的生存空间构成了挑战。一位数字艺术家表示:“AI艺术的兴起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担忧。随着技术的进步,AI可能会创造出与传统艺术难以区分的作品。这不仅威胁到艺术家的生计,也可能导致艺术领域的同质化。”
尽管AI艺术带来了诸多挑战,但它同时也为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可能性。Obvious团队的实践表明,AI不仅可以模仿现有的艺术风格,更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语言。正如佳士得国际版画及 multiples部门主管Richard Lloyd所说:“这幅作品的成交标志着AI艺术正式登上了世界拍卖舞台。它证明了AI艺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演示,更是一种具有独立价值的艺术形式。”
展望未来,AI艺术的发展方向仍充满不确定性。它可能会进一步模糊技术与艺术、机器与人类之间的界限,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的本质。同时,这也要求艺术家、技术开发者和艺术机构共同努力,探索AI艺术的伦理边界,确保这一新兴艺术形式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无论未来如何,Obvious团队和《Edmond de Belamy》已经在全球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不仅开创了AI艺术的新纪元,更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在机器日益智能化的今天,艺术创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