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如何避免信用卡盗刷?揭露5大高风险陷阱
2024年如何避免信用卡盗刷?揭露5大高风险陷阱
随着信用卡支付方式的普及,无论是网购还是海外消费,信用卡盗刷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信用卡盗刷手法,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帮助读者保护自己的信用卡信息安全。
1. 钓鱼电子邮件和短信诈骗
钓鱼电子邮件和短信诈骗是网络诈骗中常见的手法之一。此前渣打银行及东亚银行信用卡都曾发生过盗刷情况,诈骗者会冒充信用卡公司或其他合法机构,向用户发送虚假的电子邮件或短信,试图诱使他们透露个人信息,如信用卡号码、密码等。
为减少用户受骗机会,香港银行公会宣布,28间银行由2024年1月28日起发短信会以“#”开头,以便识别。另外应判断电邮位址的真确性,合法的金融机构不会要求用户通过电子邮件或短信提供个人信息。
2. 刷卡诈骗
刷卡诈骗是指诈骗者通过非法手段盗取信用卡上的信息,然后进行信用卡盗刷。有风险从自动柜员机装上读卡器或在附近安装针孔摄像头,因此输入密码时尽量用另一只手挡住,如非必要切勿将柜员机密码透露。信用卡在商户交易时个人信息有机会被记录,幸好现时门市购物后,银行App会显示交易记录,或马上发出短信通知交易成功。
3. Wi-Fi热点诈骗
Wi-Fi热点诈骗是指不法分子建立伪造的Wi-Fi热点,当用户连接到这些伪造的热点时,诈骗者就可以轻易地截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包括信用卡信息。为了保护自己,用户应该谨慎选择可信的Wi-Fi热点,如政府提供的Wi-Fi。同时建议使用VPN,加密网络连接,以虚拟IP地址隐藏真实IP地址,防止诈骗者窥探个人信息。
4. 非面对面交易诈骗
申请诈骗是指诈骗者使用他人的身份信息申请信用卡或其他金融产品,然后进行盗刷活动,曾有新闻指不法分子盗取他人身份证,多次申请借贷及开户。为了防止成为受害者,用户应该谨慎保护个人身份信息,不要随意分享个人信息。此外,在申请信用卡或其他金融产品时,应该选择可信的机构,并确保他们具有严格的安全措施,以防止诈骗行为发生。
总结
信用卡盗刷情况屡见不鲜,日常需提高警觉性,避免信用卡信息泄露。留意交易记录,万一发现可疑未授权交易,马上通知银行冻结信用卡以免受更大损失,同时向银行查询被盗取后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