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香港地铁如何用TOD模式带动区域经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香港地铁如何用TOD模式带动区域经济?

引用
网易
10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HCHF82M055296HO.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BETS95V05389P8K.html
3.
https://www.mckinsey.com.cn/%E8%BD%A8%E9%81%93%E4%BA%A4%E9%80%9A%E6%88%BF%E5%9C%B0%E4%BA%A7%EF%BC%9A%E9%A6%99%E6%B8%AF%E6%88%90%E5%8A%9F%E7%9A%84%E8%87%AA%E8%9E%8D%E8%B5%84%E6%A8%A1%E5%BC%8F/
4.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672236.html
5.
https://www.sohu.com/a/236791254_365037
6.
https://www.zhonglun.com/research/articles/8449.html
7.
http://www.bj-tct.com/news/news-detail-8.html
8.
https://tj.focus.cn/zixun/28734e32394df17a.html
9.
https://m.fangmao.com/suzhou/articles/41260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1/09/79754478_1131906467.shtml

香港地铁通过采用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还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这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在香港这个土地稀缺的城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地铁沿线的土地资源,香港成功实现了商业繁荣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目标。此外,香港地铁还积极引入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举措为内地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01

香港地铁TOD模式的发展历程

香港地铁的TOD发展模式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之下孕育而生,“轨道+物业”是其主要开发方式,其演变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1950-1980年):地产补贴基建

从1950年至1980年30年间,香港谋求产业转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50年香港人口为206万,到1980年人口增至515万。经济腾飞和人口增长给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带来巨大压力,每公里道路平均行车数从20世纪50年代末的50辆,增长到80年代的263辆。针对香港的山体地形、可建设用地匮乏、人口密度高等城市环境特点,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需求,1975年香港地铁公司成立,作为建造及经营香港铁路系统的主体。

初期荃湾线、观塘线、港岛线三条地铁线主要覆盖香港市区,在共约260亿港币的建设资金构成中,政府投资约占20%;沿线的地产物业开发约占15%,其余来自信贷资金。地铁港岛线兴建时,港铁公司得到太古站康怡花园住宅的开发权,作为对地铁建设的补贴。同一时期建设的观塘线蓝田站也是典型的地产补贴基建的案例。

中期(1980-2000年):地铁引导新市镇建设

20世纪70年代,为缓解香港市区人口密度的过快增长,政府规划了九个新市镇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地铁和公屋成为引导人口向新市镇疏解的重要支撑,历经30年新市镇发展,9个新市镇的整体人口约327万,约占香港752万总人口的40%。地铁引导新市镇开发建设呈现以下特点:首先,对车站周边地块进行高强度开发,如将军澳车站上盖及周边物业容积率均在5以上;其次,区域内实现居住与就业的平衡;最后,通过精心规划的天桥与地下步道体系,减少步行距离感,创造良好的步行环境与公共空间, 实现大部分上盖建筑到地铁站的距离在500m以内。

后期(2000年至今):精细化土地经营

港铁公司作为地铁开发主体,积极推进土地开发与地铁建设的联动整合,随着轨道线网的逐步成型,沿线的客流量增大,土地市场逐渐成熟,港铁公司逐步对轨道沿线预留土地,进行分期开发,实现沿线的土地价值的最大化。

从整体上来看,香港TOD模式经历了早中晚三个时期,“轨道+物业”模式为其最主要的开发方式。目前,香港已开通11条地铁线路,共150个轨道站点,其中47个站点有上盖物业开发,总建筑面积约1300万平方米。

得益于这一商业模式,香港地铁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盈利的地铁公司,在2019年的经营利润构成分析中,直接与物业的开发与租赁管理相关的部分合计比例达到48.2%,如果考虑到香港车站商务中的绝大部分来自车站内部的零售物业,则与“物业”相关的利润超过60%。

02

香港地铁TOD模式的开发理念与特点

在“轨道+物业”开发模式下,地铁成为串联生活功能与场景的纽带,通过“站城一体化”开发理念,实现地铁与周边建筑及其他交通设施的无缝接驳,提升地铁对城市中心人口的疏解能力,增强TOD项目对站点客流的疏导及利用效率。

因此,一个优秀的TOD项目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 WALK:以行人为导向,对地道、天桥、无障碍设施优化设计,实现步行系统的可连接性
  • CYCLE:非机动交通体系、降低对机动车的依赖
  • CONNECT:减小街区尺度、功能集约、高密度开发自定义
  • TRANSIT:高质量公共交通体系,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 DENSITY:中心高密度,以公共交通为核心,形成400m-800 m辐射圈
  • MIX: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功能混合
  • COMPACT:短距离通勤的紧密社区,增大社区交流,打造活力空间

除此之外,港铁公司会依据各地区在产业、人口、就业、交通和基建配套的规划目标及地区市场的深入调研,制定各站点适宜的发展模式。

就香港已建成的TOD项目来说,按照辐射能级可划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 城市型站点:在站中心布局商业商务,中心向外依次布局居住和公共设施用地;如九龙站200米以内以酒店、写字楼、商场为主,并配有少量的开放空间,200-500米内规划以高密度住宅和休憩空间为主。

  • 居住型站点:主要布局服务社区的商业,并在商业上面加盖住宅物业,站点周边则开发高强度住宅;如青衣站在站点200米范围内以地铁开发的青衣城为主,200-500米范围内主要以商业和居住为主,其中居住占84%,商业占16%。

  • 交通型站点:在站中心布局交通站场用地,中心向外依次布局商业和居住用地;如东涌站,强化机场周边多功能综合开发,快速接驳与建筑合体化,桥体交通与商业功能复合化,交通建筑与办公、酒店、商业一体化设计。

03

九龙站TOD项目案例分析

九龙站项目位于香港西九龙港铁九龙站上盖,1998年正式运行,由佐敦道、连翔道、柯士甸道西和雅翔道四条道路围合。项目以高铁西九龙站、西九龙站巴士总站、港铁九龙站等交通枢纽为中心,聚集了1条高铁,4条港铁,11个巴士站,打造了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繁华中心。

香港九龙站以“地铁运营+物业开发”这一联动开发模式为主要手段,香港政府将土地收回,交由港铁公司开发运营;后者依规划建设地铁并将地铁上盖物业转让给地产开发商,上盖商业部分自营,部分和其他开发商联合开发,带来的商业运营一部分用来改善九龙站的建设状况,以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04

内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现状

截止到 2019 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40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0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 6736.2公里,我国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城市轨道交通大国。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经过近两年的研究,于2020年3月 发布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了适合中国城轨行业发展的具体方针和战略,指出“信息化建设是智慧城轨建设的基础”,并提出了“1-8-1-1”的智慧城轨发展蓝图,即在城轨云和大数据平台上,重点发展8个智能化智慧化体系。协会在编制《纲要》的同时,进行城轨信息化规范体系的顶层设计,2019年9月发布的《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技术架构及网络安全规范》是针对城轨云提出的顶层规范性文件,而呼和浩特城轨云平台就是这一规范的一次成功实践。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通信与运行控制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控科技”)轮值CEO王伟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并表示,“呼和浩特城轨云自2017年进行可行性调研到去年底正式运营,再到如今平稳运营超8个月,积累了大量的建设及运维经验。作为城轨云应用的先行者,我们希望把这些宝贵经验分享给整个行业,让大家在进行城轨云建设时少走弯路,对城轨云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推动我国城轨云又好又快发展。”

05

香港地铁TOD模式对内地城市的借鉴意义

香港地铁的TOD模式为内地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 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香港地铁TOD模式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港铁公司的市场化运作。内地城市在推进TOD项目时,需要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2. 一体化规划与设计:香港地铁TOD项目强调“站城一体化”开发理念,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实现地铁与周边建筑、交通设施的无缝衔接。内地城市在规划TOD项目时,应注重整体规划和一体化设计,避免“拼凑式”开发。

  3. 多元化融资渠道:香港地铁通过“轨道+物业”模式,成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内地城市在推进TOD项目时,应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4. 精细化运营管理:香港地铁在后期阶段注重精细化土地经营,通过分期开发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内地城市在TOD项目运营阶段,应注重精细化管理,提高项目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5. 持续创新与优化:香港地铁TOD模式在不同阶段不断优化升级,从初期的地产补贴基建到后期的精细化土地经营。内地城市在推进TOD项目时,应保持创新精神,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市场变化,不断优化项目开发和运营模式。

香港地铁的TOD模式为内地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内地城市在推进TOD项目时,应注重整体规划和一体化设计,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注重精细化管理,提高项目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