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志愿军的"三三制"战术:远超日军"人海战术"的精锐步兵战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志愿军的"三三制"战术:远超日军"人海战术"的精锐步兵战法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KCMP8R0556AW0Q.html

在二战和朝鲜战争中,日军的"万岁冲锋"和志愿军的冲锋战术常常被西方媒体混淆为"人海战术"。然而,这种观点忽视了志愿军在战术层面的创新和发展。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志愿军"三三制"战术的独特优势。

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时常发动猪突冲锋,结果被美军刷了伤亡比
1944年7月塞班岛战役进入尾声,岛上日军失败已成定局,残存的日军发起了万岁冲锋,7月7日凌晨三点,日军残部向美军阵地发起了太平洋战争中最大一次万岁冲锋。
日军虽然是夜袭,但是美军打出的照明弹将夜晚点得亮如白昼,袭击的突然性丧失,各种轻重火力快速逼近的日军官兵倾斜,冲锋的日军被成片的杀伤,但后续日军士兵毫不在意,踏着战死者的尸体继续前进。

不过最终的结果是进攻日军几乎全员战死,美军趁机开始扫荡躲藏在洞窟中的散兵游勇,日军有组织的抵抗就此瓦解,全岛落入美军之手。
现在一说到朝鲜战争,西方各国往往将美军在一些战役中的失利归结于志愿军动用了人海战术,将其和二战日军的板载冲锋类别,然而这是两回事,志愿军的冲锋是很有战术性的。当年参战的美军幸存者战后回忆则对志愿军的冲锋记忆犹新,他们惊奇的发现对付日本人冲锋的那一套不奏效了。
人海战术早在一战就被淘汰了,朝鲜战场上美军的火力密度超过了太平洋战场,志愿军的冲锋实际上运用的是“三三制战术。”

“三三制”步兵战术是林彪推广的:
林彪提出了在中高级指挥官战略上注重集中优势兵力(即著名的“一点两面”)原则上,低级指挥官要注意适当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敌方密集火力的杀伤,强调以密切的协同,层层推进,交替掩护进攻。
我们看战争电影会发现士兵们冲锋总是密密麻麻的,但是实际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老电影《南征北战》拍摄时直接是解放军战士参与的,一开始拍部队冲锋的时候发现镜头里面看不到人,导演一问,战士们说这是战术规定啊,最后为了能拍到人要求战士们尽量密集排列,所以电影和实际差距是很大的。
“三三制”步兵战术是以1个班内划分3、4个小组,每组3、4人,由战斗勇敢又有经验班长、副班长的战士当组长。战斗时,以班长为核心,根据敌情、地形,散开距离,间隔作战,相距以听到班长口令指挥为准。既能有效的发挥战斗力,又避免拥在一堆,造成较大伤亡。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在劣势火力下将轻步兵战术发展到极致,彭德怀元在朝鲜战争初期曾批评个别部队存在人海战术的弊病,可见志愿军根本没有所谓的人海战术,这种落伍的战术也是被当做问题来处理的。
在抗美援朝中,志愿军无论战略、战术、人员组织度及作战意志等都是一流的,这是一支高素质高战斗力的精锐部队,西方人拿人海战术做文章无非是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