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文·柯立芝,美国第 30 任总统
卡尔文·柯立芝,美国第 30 任总统
卡尔文·柯立芝是美国第30任总统,在1923年至1929年期间执政。他的任期以经济繁荣、有限政府理念和财政保守主义为特点,对美国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卡尔文·柯立芝
早期生活和职业生涯
卡尔文·柯立芝于1872年7月4日出生于佛蒙特州普利茅斯诺奇。他毕业于阿默斯特学院,随后从事法律职业。在进入政坛后,柯立芝在马萨诸塞州担任过多个政治职务,包括州长,之后成为副总统。
就任总统
1923年,沃伦·G·哈定总统突然逝世,柯立芝继任总统。当时,柯立芝正在佛蒙特州的家中探望家人,突然得知了哈定的死讯。1923年8月3日凌晨,在身为公证人的父亲的主持下,柯立芝宣誓就任总统。
领导风格
柯立芝性格沉静内敛,因此被人们戏称为“沉默的卡尔”。他以节俭、小政府理念和财政保守主义而闻名。柯立芝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有限干预,并相信自由市场原则的重要性。
经济政策
柯立芝的总统任期正值经济繁荣时期,即“咆哮的二十年代”。他支持促进商业增长和减少政府监管的政策。柯立芝签署了1924年税收法案,该法案降低了所得税率并促进了经济增长。
对外政策
柯立芝的外交政策注重维持稳定,避免卷入海外冲突。他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并努力改善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
公民权利
柯立芝在民权问题上的表现好坏参半。虽然他支持一些民权倡议,如戴尔反私刑法案,但他也签署了1924年移民法案,该法案严格限制移民,特别是来自南欧和东欧的移民。
决定不寻求连任
1928年,柯立芝选择不竞选连任,他发表了著名声明:“我不选择在1928年竞选总统。”他的继任者是赫伯特·胡佛。
遗产
柯立芝总统任期内的经济繁荣和对保守主义原则的坚持常常被人们铭记。然而,他的政府也因对社会问题的有限回应而受到批评,包括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以及20世纪20年代末的农业危机。
全面来看,卡尔文·柯立芝总统任期的特点是他致力于有限政府,财政保守主义和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他仍然是美国政治史上的重要人物,代表了美国政治和治理的一个独特时代。
本文原文来自congres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