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果发生交通意外,应该怎么处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果发生交通意外,应该怎么处理?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4A0760A00

随着各中小学的开学,学校附近的交通变得愈发忙碌。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普及,也给我们接送孩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交通事故的频发却成为威胁生命安全的一大隐患,尤其对于缺乏安全意识且个体较小的少年儿童,更是最常见的死亡及致残原因。

急诊外科工作中接诊的每一起交通事故的背后,都是家长和患儿的悔恨和痛苦,甚至是一个家庭的破碎。增强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教育是预防的关键,发生事故后及时有效地应急处置,安全的转运和就医,亦能防止继发损伤,保障生命安全。

现场急救

1. 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

严重创伤导致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需立刻开始心肺复苏,呼叫救援,直至救护车到达。并向医护人员详细说明具体情况及复苏时间。

2. 胸腹重要脏器损伤

胸腹脏器损伤常见于车辆碾压,伤后出现呼吸困难,剧烈胸腹疼痛,面色苍白,呕血/咯血,血便血尿等情况。注意保持气道开放,侧卧位防止呕吐呛咳,避免自行搬动,等待救护车到达。

3. 脊柱损伤

车祸导致腾空翻滚、摔倒屁股着地等使脊柱纵向或横向受力的情况,无论患者意识是否清楚,不管有无颈部腰部疼痛,肢体感觉运动障碍等情况,都要怀疑脊柱损伤可能。

建议非专业人员将注意力放在评估和保证环境安全上,除非有气道受阻和大出血等情况,千万不要擅自搬动伤员,更不要做过多处理,以免因搬运方法失误而给伤员造成二次伤害,等待专业人员前来救援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如果面临迫不得已的情况非要搬动,如必须脱离危险环境,则应遵循的原则是在搬运过程中专人保护颈椎,保持患者的颈部及躯干成一条直线,不能有弯折和扭曲,也不能纵向受力。实际操作中,可以借助木板、门板等硬物进行搬运。

4. 骨折

车祸伤所致骨折也非常常见,若伤后出现四肢局部水肿,疼痛,活动受限,切忌现场复位,防止造成二次损伤。如果现场没有急救材料,可用毛巾被、毯子等折叠成大小、厚度适当的“夹板”,或者用报纸杂志当夹板,固定受伤的肢体,尽快送医。

5. 活动性出血

看到较多出血,家长不要手忙脚乱,先查看一下伤口情况,确定伤口部位,用无菌纱布或清洁的面巾纸覆盖并压迫止血。位于肢体末端出血,可使用腰带,鞋带等物品捆扎近端肢体止血。及时送医。

预防

1.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营造良好交通氛围

交通安全教育是增强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学校、医院等单位应加强对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少年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家长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和带动孩子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让他们知道如何在道路上保护自己,倡导文明交通,对不文明的交通行为进行劝阻和纠正,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文明的交通环境。

2. 提升安全意识,随时关注路况

行人、非机动车骑行者同样是道路交通的参与者。教育儿童在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不随意横穿马路、翻越护栏。在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时,要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确认安全后再通过。同时,行走时要注意集中注意力,不玩闹、不追逐、不看书、不玩手机、不听音乐,避免因分心而忽视了周围的交通情况。下公交车后不在车前绕行。


避免侥幸心理,儿童及婴儿乘车正确使用汽车安全座椅,骑行和乘坐非机动车时,一定要佩戴好安全头盔,遵守交通规则,不逆行、不闯红灯、不占用机动车道。严格控制车速,避免在路况复杂或人流量较大的路段快速行驶,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穿着鲜艳的衣服,光线不足时及时打开照明灯,让自己更容易被发现,避免被碰撞。

3. 避免在车旁玩耍

车辆存在盲区,儿童因为身高较小,若在车旁玩耍,常不易被发现,容易被启动的车辆碾压。因此家长应注意叮嘱和看管孩子,尽量避免在车旁玩耍。

避免交通事故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避免侥幸心理,关注路况变化,积极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才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保持镇静,及时正确地现场处置,防止因不当搬运导致的二次伤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