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童家班”,梨园界的传奇家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童家班”,梨园界的传奇家族

引用
1
来源
1.
https://epaper.qingdaonews.com/lnshb/h5/html5/2024-12/04/content_144545_1587734.htm

“童家班”是中国京剧界一个传奇的家族,以童侠苓、童寿苓、童芷苓、童葆苓、童祥苓兄妹五人为代表,他们在京剧舞台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1947年“童家班”合影

1947年“童家班”合影
12月2日下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因病在瑞金医院去世,享年89岁。以童侠苓、童寿苓、童芷苓、童葆苓、童祥苓兄妹五人为代表的“童家班”,是京剧界的奇葩。
“童家五虎”风生水起
童家五兄妹的父亲童汉侠毕业于天津政法学院,母亲陈倩颖毕业于天津女子师范学院,夫妻俩都从事教师职业,是典型的书香门第。不过,他们酷爱京剧,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们也从小成了戏迷。对京剧的兴趣,加上家道中落经济拮据,1932年,12岁的童寿苓与10岁的童芷苓率先进入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正式开始学戏。
学戏一年后,11岁的童芷苓首次登台演出《女起解》,一鸣惊人。不久,她又与二哥寿苓合作了《武家坡》,同样大获好评,显露出非凡的艺术才华。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和舞台历练,到十五六岁时,童芷苓已然成为走红津门的名角。有了这样一个成功的榜样,童家最小的两个孩子——童葆苓和童祥苓也先后学戏,走上了专业道路。
1939年,童汉侠正式组建起了家族戏班,取子女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命名为“苓社”,也就是俗称的“童家班”。“童家五虎”在日后的京剧界风生水起。
“戏台上要有德”
1939年,17岁的童芷苓拜师荀慧生,1947年又成为梅兰芳的弟子,同时她也学习程派、尚派,由此开启了博采众长、自成一家的艺术风格。
上世纪40年代,各路名角抢滩上海。童芷苓、言慧珠、李玉茹是最有票房号召力的三位坤旦,被誉为“海上三明珠”。
上世纪60年代,“文革”中断了童芷苓的舞台生涯,童家班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一切回到正轨之后,童芷苓已年过半百。但为戏而生的她凭着惊人的毅力,迅速恢复练功排戏。改革开放后,童芷苓与孙正阳合作的《铁弓缘》,与俞振飞、刘斌昆合作的《金玉奴》,以及她率领童家班创排的新编戏《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等一系列剧目,都成为京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和姐姐童芷苓一样大红大紫的,还有童祥苓。工老生的他初学余派,后来又拜马连良、周信芳为师,因此余派、马派和麒派剧目他均能驾驭。由于业务能力突出,1965年,童祥苓被选中,出演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侦察英雄杨子荣。他也因此而成为那个特殊年代里,唯一一位坚守在舞台上的童家班成员。
故事并没有落幕
童家班各位成员各有千秋、各司其职,共同成就了“苓社”这样一枝梨园奇葩。
生于1929年的童葆苓,受姐姐影响自幼学戏,工花旦、刀马旦,后拜师尚小云,得其亲授。每当芷苓外出时,童家班便由葆苓挑梁,独当一面。1954年,童葆苓嫁给了“话剧皇帝”石挥。石挥也是一位京剧票友,还会拉京胡,因此与童家兄弟姐妹打成一片。
二哥童寿苓初学老生,后因“倒仓”而改小生,师从姜妙香。他既是童家班早期的主力演员,又是妹妹芷苓的“御用保镖”。大哥童侠苓文化程度最高,他念过大学,后来也师从姜妙香学习小生,又去北京进修了编导专业,成为童家班的智囊。遗憾的是,童侠苓英年早逝,年仅46岁。
随着童家兄妹纷纷成家立业,童家班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童家班增添了两位优秀的女演员:童侠苓的夫人、老旦名家李多芬,以及童祥苓的夫人、梅派青衣张南云。在《杜十娘》《尤三姐》《武则天》等新编剧目中,他们都是全家上阵,通力协作,各展所长。
童家的下一代也继承父辈衣钵,走上了京剧道路。童芷苓的女儿童小苓在美国从事服装设计工作,多年以来,她始终坚持传承和推广童家班的京剧艺术,每年举办专场演出,再现母亲当年的经典剧目。而童侠苓之子童强则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师岗位上,培养出了蓝天、王珮瑜、傅希如等一大批京剧人才。
关于文化艺术发展,童祥苓说过,“艺术只有不断地创造,才有生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