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攻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月季常见病虫害防治攻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engbenyueji.com/questions/6982.html

月季花色繁多,品种丰富,深受园艺爱好者的喜爱。然而,月季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这些病虫害不仅影响植株的生长,还可能导致花朵畸形或植株死亡。本文将详细介绍月季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帮助花友们更好地呵护自己的月季。

一、月季的病虫害简介

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表现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株枯萎死亡。月季作为不十分抗虫害的花卉种类,定期进行病害检查非常必要。

植物病害可分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如营养元素缺乏、水分不足、温度不适等;侵染性病害则由生物引起,具有传染性,主要病原体包括真菌和害虫。

二、月季的常见虫害篇

1. 红蜘蛛

红蜘蛛学名叶螨,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尤其在干燥闷热的春夏季节高发。

叶螨通过口器刺入叶片,吸取叶片汁液,导致被刺吸部位失绿变白,并在叶片表面形成密密麻麻的苍白小黄点。此外,叶螨还会拉丝结网,若发现茎叶顶部有丝网,翻开叶子背面可见小红点叶螨在结网移动。

处理方法:

  • 每天用水喷洒植物的正面和背面,增加空气湿度,勤通风。
  • 患病严重的叶片要及时摘除,避免传染其他花叶。
  • 发病严重时,需喷洒杀虫药及杀卵药物,每3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推荐药物包括联苯肼酯、乙螨唑、金满枝、爱卡螨等。

2. 蚜虫

蚜虫主要有月季大管蚜和粉蚜两种,均为刺吸式害虫,春秋两季为高发期,主要危害嫩枝、新梢和花蕾。

蚜虫通过吸吮汁液导致植物出现生长不良、叶片卷曲、花蕾闭塞、畸形花等症状。蚜虫吸吮的植物汁液过多会以蜜露形式排出,可能引来蚂蚁,分泌的蜜露过多也会容易引起煤污病。

处理方法:

  • 蚜虫繁殖极快,需及时防治。常用的杀虫剂都能有效杀灭蚜虫。

3. 蓟马

蓟马多在春秋季节爆发,主要以锉吸式口器吸取茎嫩组织的营养,导致萌芽嫩叶扭曲、失绿发干,使植株生长缓慢、花苞发黄甚至死亡。

处理方法:

  • 挂蓝板可减少蓟马数量。蓟马多在晚上或傍晚活动,建议在傍晚前后喷施药物。

4. 蚧壳虫

蚧壳虫是一种具有厚厚保护壳的刺吸式害虫,月季上常见的有盾蚧和粉蚧。

盾蚧靠吸收植物养分为生,主要停留在茎和枝条上,会影响月季的生长,导致植株瘦弱、叶片发黄、枝条枯萎、不开花等。

处理方法:

  • 蚧壳虫数量较少时,可用酒精擦拭清除。杀扑磷能有效防治蚧壳虫,使用方法为向枝干喷布40%杀扑磷乳油600~800倍液,隔20天再喷一次。使用时切忌与碱性农药混用,以免影响药效。

5. 茎蜂

茎蜂是春天常见的钻蛀性害虫,会钻入茎内产卵,幼虫在茎杆中成长,蚕食枝条内部,影响水分运输。

对月季的主要危害是造成花苞数量减少、花期推迟,甚至枝条打蔫和枯萎。

处理方法:

  • 提前挂黄板诱捕成虫。发现垂头枝条,需剪除到未被蛀蚀的部分。煞红·生物菌对虫卵也有一定效果。

6. 叶蜂

叶蜂以幼虫为害,即常见的毛毛虫,在春季高发,成群结队地啃食叶片,两三天就能将一盆小月季啃光。可用手直接碾死,或用阿维菌素等喷施。

7. 切叶蜂

切叶蜂与叶蜂不同,主要以成虫为害,于4月中旬到5月初出现。雌蜂独居,与雄蜂交配后在土中、空植物杆或树洞内做巢,通常咬切下近似圆形的叶片。体积小速度快,很难根治,最常用的方法是挂黄板捕捉成虫。

8. 白粉虱

白粉虱靠吸食月季汁液为生,全年均可繁殖,4-9月甚至到11月为爆发期。轻则造成月季叶片卷曲,重则导致植株营养不良甚至死亡。

处理方法:

  • 挂黄板可有效捕捉成虫。日常可1-2个月使用一次领胜(有效成分为呋虫胺),预防白粉虱。用蚜虱绝进行喷洒,建议清晨喷施。

三、月季的常见病害篇

1. 白粉病

白粉病在天气干燥时容易发生,初期表现在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小斑块,伴有褪绿黄斑,并有细微的白色颗粒或白色粉末状物。

感病的嫩叶会皱缩卷曲成畸形,老叶呈水渍状褪绿有黄斑,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枝条也会感病变佝偻、开花变形,受害部位表面布满白粉层。

处理方法:

  • 日常养护中,要及时剔除密集交叉的小枝,保持通风透光。氮肥不宜过多,可选用塔莎的植物活力营养液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 日常用百菌清10天一次喷施进行防治。一旦植株感病,白粉病初期可用百菌清+苯醚甲环唑;病发严重时可选用绿妃、拿敌稳、翠贝、世高、氟硅唑等药物。

2. 黑斑病

黑斑病是由于高温高湿诱发的真菌病,病发集中在下部老叶片上。会先出现暗褐色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大成黄褐色或暗紫色的圆形黑点,最后变成灰褐色,严重时会使新枝枯死,叶片枯黄脱落。

处理方法:

  • 保持盆土清洁,及时处理枯叶死叶,剪除受感染的枝条防止扩散。萌芽前喷施百菌清可杀死越冬病菌。
  • 修剪细弱或过密的枝条,改善下部叶片通风透光条件。发现症状后尽快采取措施,常见防治药物包括三唑酮、代森锰锌、氟硅唑、露娜森、露娜润等。秋季休眠时可使用石硫合剂彻底清除病菌。

3. 褐斑病

褐斑病与黑斑病相似,表现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褐色斑点,轮廓不明显。发病过程与防治方法可参考黑斑病。

4. 枯枝病

枯枝病主要侵染枝干,发病初期枝干上会出现灰白、黄或红色小点,后期病斑凹陷、纵向开裂出现黑点,严重时可导致病部枝叶萎缩枯死。

处理方法:

  • 多施有机肥,进入生殖生长期多施磷钾肥,可选用塔莎的植物活力营养液增强月季抗病性。喷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5. 根瘤病

根瘤病是土壤杆菌引起的,不要种植带有病原的月季,就会传染给其它健康的植株,一般发生在两年以上的植株体。

发病初期,病部会形成灰白色瘤状物,后逐渐增大呈褐色或黑褐色不规则块状,发病严重时肿瘤甚至裸露于地表之上。

长根瘤的月季生长不良,叶面发黄、根系的数量减少,根瘤成倍增长,最严重可导致枝条干枯甚至死亡。

处理方法:

  • 若发现轻微病株,及时切除病瘤,并辅以50:25:12的甲醇、冰醋酸、碘片混合液或金霉素涂敷病部,结合灌水施用抗菌剂进行治疗。

6. 霜霉病

霜霉病是真菌侵染性病害,发病速度快,对植物具有毁灭性伤害。在阴雨天或者环境潮湿时容易发病,主要危害植株中下部的新发枝条、叶片。

初期,植物的下部叶片背面出现不规则退绿病斑,布满霜状霉层;后期多角形病斑呈暗紫色直至变成褐色灼烧状,危害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全部脱落,植株死亡。

处理方法:

  • 种植时合理密植,注意通风性和透光性。日常多施有机肥,进入生长期施磷钾肥和钙肥。残枝、落叶集中销毁清理菌源。可定期喷洒代森锰锌,发现病斑后可使用杜邦易保、杜邦克露、可杀得叁仟等喷洒治疗。

7. 灰霉病

夏秋季节是灰霉病的高发期,发病初期,叶尖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后扩大腐烂;花蕾发病时,病斑成灰黑色直至变褐枯死。

处理方法:

  • 及时清除病原部位,减少侵染来源,凋谢的花朵及时修剪;加强通风、合理浇水,感染后用多菌灵、翠贝喷施,7-10天打药一次即可。

8. 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受伤的叶片边缘出现半圆形病斑,深褐色边缘中间呈褐色至浅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间变灰色,边缘为不规则的放射状。

处理方法:

  • 日常管理中,可施用千百季有机水溶肥,每月施肥一次,促进生长。及时清理病叶、落叶,减少病菌。
  • 发病初期速净按1:1比例兑水使用,每周一次、连用2-3次;中后期用速净和大蒜油按1:5比例使用,每天一次,连用3次。

9. 锈病

锈病会危害月季的芽、叶、花等部位,病发时,叶背布满黄色的粉末,叶片枯萎、脱落。

处理方法:

  • 发现病叶、病枝后要及时摘除;4月上旬或8月下旬两次发病盛期前,可选用50%百菌清6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也可在春季发芽前喷0石硫合剂;或在发病初期喷0.2石硫合剂进行喷药预防。

10. 花叶病

春季是花叶病的高发季节,特征是出现小绿斑点,有时呈现多角形纹饰。病斑周围的叶片也多少有些畸形,呈环形、波状斑纹、林叶型的褪绿斑,还有的出现黄脉和矮化。

处理方法:

  • 病株不能用于繁殖,要进行修剪;发病初期可喷洒生物制剂好普(20%氨基寡糖水剂)500800倍液,每57天喷一次,连喷3次。

11. 煤污病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极易发生煤污病,发病初期叶片上会产生色的小煤粉斑点,逐渐扩大成片,变厚形成黑色片状。煤污病会影响月季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开花少,严重影响植株的观赏性。

处理方法:

  • 种植时注意栽种密度,适时修剪枝条,增加通风透光性。在生长季节,喷药防治蚜虫、蚧壳虫等是减少病发的重要措施。发病期喷洒500-800倍的45%代森铵水剂,或400倍的灭菌丹等药。

月季的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心,偶有病虫害也很正常。选择抗病害能力强的品种,并注重预防,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到日常通风,问题就不大。如果出现病虫害,准确判断并科学防治,就能让月季健康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