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香的功效与作用
千里香的功效与作用
千里香,又称七里香、万里香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其干燥叶和带叶嫩枝可入药,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胃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状。本文将详细介绍千里香的形态特征、药用价值及使用注意事项。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千里香的形态特征
千里香是一种小乔木,可高达12米。树干及小枝呈白灰或淡黄灰色,略有光泽,当年生枝为绿色,其横切面呈钝三角形,底边近圆弧形。幼苗期的叶为单叶,其后发展为单小叶及二小叶,成长叶通常有35片小叶,稀有7片;小叶深绿色,叶面有光泽,形状为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度在39厘米之间,宽度在1.54厘米之间,顶部狭长渐尖,稀短尖,基部短尖,两侧对称或一侧偏斜,边缘全缘且呈波浪状起伏,侧脉每边48条;小叶柄长度不足1厘米。
花序腋生及顶生,通常有花10朵以内,稀多达50余朵;萼片卵形,长达2毫米,边缘有疏毛,宿存;花瓣倒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长达2厘米,盛花时稍反折,散生淡黄色半透明油点;雄蕊10枚,长短相间,花丝白色,线状,比花柱略短,药隔中央及顶端极少有油点;花柱绿色,细长,连子房长达12毫米,柱头甚大,比子房宽或等宽,子房2室。果为橙黄至朱红色,形状为狭长椭圆形,稀卵形,顶部渐狭,长度在12厘米之间,宽度在514毫米之间,表面有众多干后凸起但中央窝点状下陷的油点,每果实含种子12粒;种皮有棉质毛。花期主要在49月,也有秋、冬开花的情况,果期为9~12月。
千里香的功效与作用
千里香主要以植物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入药。其性味为辛、微苦,性温,小毒。具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根和叶均可作为草药使用,味微辛,苦而麻辣。性温,一说有小毒,具有通经络、行气、活血、散瘀、止痛、镇惊、消肿、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头痛、胃痛、牙痛、风湿骨痛、跌打肿痛等症状。
千里香的用法和用量
内服时,煎汤的用量为1~3钱。外用时,可熬膏涂敷患处。
千里香的食用禁忌
阴虚火亢者忌用。孕妇忌服。
千里香的附方
治疗湿疹:九里香鲜枝叶,水煎,擦洗患处。(《福建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