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地区的“猫鬼神”,到底是什么神,为何被不少家庭世代供奉
青海地区的“猫鬼神”,到底是什么神,为何被不少家庭世代供奉
在青海、陕西、甘肃一带,有一种被称为“猫鬼神”的民间信仰,它与猫有着密切的联系,被许多家庭世代供奉。这种神秘的信仰究竟源自何处?它又有哪些独特之处?本文将为您揭示这一有趣的民间文化现象。
“猫鬼神”生财护家保平安
我国的陕西、甘肃与青海一带,是汉、藏、蒙、土等民族杂居的地带。在这里居住的人们虽然民族不同,却大多都信奉着同一个“神灵”,即“猫鬼神”。
“猫鬼神”,顾名思义,是一种由猫所化,形象似鬼而能力类神的邪神,与我国东北地区民间信奉的“四大门”类似。“四大门”即指胡(狐狸)、黄(黄鼠狼)、白(刺猬)、柳(蛇),这四种极具灵性的动物。东北民间认为这四种动物具有超自然的力量,亦妖亦仙,可以保家招财行好运。
“猫鬼神”虽然与“四大门”类似,但却更加诡秘邪异。据说,猫鬼神有非同寻常的能力,能为供奉者敛财、守财、寻找失物,而它的邪异之处就在于它为供奉者敛财、守财的方式。
猫鬼神为主家生财的方式是:偷取别人家的财物拿给主家用,据说,它甚至可以把别人家做好的饭菜偷回来给主家宴客用。
猫鬼神为主家守财的方式更加神奇。据说,猫鬼神把主家的东西都默认为是自己的,而它又是个极其小气的“神仙”,坚决不让别人拿自己的一点东西,连一杯茶都不行。
传说,有人去供奉猫鬼神的人家借了2斤猪肉,回家后妻子腹痛难忍,这人把猪肉扔出门,妻子立即痊愈。且供奉猫鬼神的人家在嫁女时不能用家里原有的东西做嫁妆,否则猫鬼神就会把它重新偷回来。
猫鬼神不仅在钱财上小气,还比较容易生气。如果有人触犯到了它或者它的供奉者,它就会给惹上它的人带来惩罚,令其轻则丢物、出丑,重则重病缠身、家破人亡。
虽然猫鬼神非常邪异,但人们亦有防范它的方法。猫鬼神虽被称为神,但却是个邪神。所谓邪不压正,它害怕真正的神佛,不敢去寺庙;它还害怕文字,因为文字是仓颉得上天启发所造,含有天的力量。
所以,在有猫鬼神这种信仰的地区,人们会在柜门和贵重物品上放置印有文字的铜钱,用以防止猫鬼神前来偷盗。
猫鬼神如此诡秘莫测,信奉它的人平时又是怎样来供奉它,让它供自己驱使呢?
猫鬼神的供奉方式
民间供奉的猫鬼神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供奉者从自己的祖先手里继承下来的;一种是由供奉者自己炼制出来的,因为供奉者的习惯不同,所以炼制猫鬼神的方法也多有不同。
有的地区是供奉自己家里正常死亡的猫。他们会在家猫正常死亡后,把它供奉在干净的房间里,点灯上香四十九天,即可练成猫鬼神。
有的地区是供奉猫头,他们会将已经死亡的猫的脑袋取下,把它用特殊的方式处理一下,再把处理好的猫头放到屋顶正中间,诵经百日,直至练成猫鬼神。
还有些地区相对比较随意,他们中有的人供奉自己家里的活猫;有的人在家门后、墙角里准备一个小碗,碗中放上饭前从锅中盛出的米饭,日日烧香祭拜,直至练成猫鬼神。
不管用哪种方式炼制,一旦练成了猫鬼神,供奉者就必须遵守供奉猫鬼神的三条规则。
第一条规则是,供奉者要心诚。心诚是猫鬼神和其供奉者最基础的联结纽带,所谓心诚则灵,心不诚,那么一切灵异也就无从谈起了。
第二条规则是,供奉者要给猫鬼神提供特殊的供奉场所。因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猫鬼神的供奉场所也各有不同,但大多数情况下,炼制成功的猫鬼神都会被供养在高处。
第三条规则是,供奉者要给猫鬼神特殊的供奉。他们必须在每次吃饭前给猫鬼神上供,还必须供奉它爱吃的东西,并要在供奉时小心谨慎,以免触怒猫鬼神。
俗话说,世间万物,皆有因缘。为何猫鬼神会在青海等地世代流传呢?它如此繁多复杂的炼制方式和供奉习惯又是源自哪里呢?
猫鬼神的诞生
关于猫鬼神的起源,民间有许多种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姜子牙在封神时,给自己的老婆随手封了个小神,名为猫鬼神。
在传统的历史记载中,猫鬼神也有迹可循,它最早出现在隋代。据史料记载,独孤陀因驱使猫鬼害人敛财,最终自食恶果。
除此之外,《千金方》中还记载了杀死猫鬼的方法,《本草纲目》中亦有关于被猫鬼所伤的治疗方法,种种迹象足以表明猫鬼神历史深远。但实际上,人们对猫鬼神的这种崇拜起源于动物崇拜。
古时代,人们因科技水平低下,生活困难,喜欢将许多东西神化,其中就包括对动物的崇拜。粮食在当时是极为重要的东西,却总是容易被老鼠偷吃,所以天性喜欢捉老鼠又善于捉老鼠的猫,便成为了人们崇拜的对象,并渐渐衍生出了猫鬼神这一精怪传说。
所以即便流传了千年,猫鬼神身上依然保留了猫的习性,比如偷食物和把偷来的东西送给主人,表达爱意。
虽然鬼神之说未必可信,但不论猫鬼神的供奉者初心如何,这在青海地区世代相传的猫鬼神文化,都始终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就在于它能如海纳百川般,包容所有不同的文化、信仰与观点。猫鬼神之说虽然不可思议,但它的存在对我们的历史文化研究有着特别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