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历史沿革
侯马历史沿革
侯马,古称新田,位于中国山西省南部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交界处,是汾河与浍河的交汇之地。其地理位置优越,东接曲沃县,西邻新绛县,南侧与闻喜县、绛县山水相连,北侧则隔着汾河与襄汾县相望。
侯马的历史变迁与建制沿革颇为丰富。1956年至1957年间,侯马市筹备处成立,仅辖一乡一镇;1958年至1963年,侯马市扩展了行政区域,包括原曲沃、新绛、襄汾部分区域;1971年,侯马市独立,面积缩减至274平方公里,至2003年,全市人口为23.3万人。
侯马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这片土地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公元前585年,晋景公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民风淳朴,将晋国首都迁至新田。这里见证了晋国长达13公、209年的辉煌历史,包括赵氏孤儿、魏绛和戎等历史故事,都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中。
晋国时期的繁荣孕育了灿烂的新田文明,侯马晋国遗址是这段历史的见证。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发掘出包括古城遗址、作坊遗址、墓地和祭祀点在内的丰富文化遗产,其中侯马盟书等珍贵文物更是举世瞩目,1961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统一后,新田成为绛县,归属河东郡,随后北魏时期设曲沃县,新田成为镇区。明朝洪武八年,绛州金台驿迁至此地,设立侯马驿,标志着侯马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交通要冲,声名远播。
侯马的现代历程始于1946年,第一次获得解放,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经过多次建置撤销和行政体制改革,1971年再次成立县级市,2003年时行政区划为“三乡五办”,下辖81个村民委员会和26个社区,标志着侯马在不断变迁中稳步发展。
侯马市已连续7次夺得“全国卫生城市”桂冠、连续5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连续3次荣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市”,先后被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绿化先进市”、“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市”、“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市”、“山西省文化先进市”、“山西省教育先进市”、全省首座“山西省园林城市”、首座县级“山西省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