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小白提升指南:必看!分布式光伏并网模式全解析
光伏小白提升指南:必看!分布式光伏并网模式全解析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分布式光伏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能源利用形式,已获得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在分布式光伏系统工作的时候,并网模式可是个关键环节,它决定了光伏发出来的电怎么用、流哪儿去。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分布式光伏的几种并网模式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它们。
一、完全自发自用模式
定义与特点
完全自发自用模式,顾名思义,即分布式光伏系统所发出的电能全部用于满足用户自身的用电需求,不向电网输送电能。该模式的核心特点是“并网不上网”,即光伏系统与电网相连,但电能仅在用户内部循环,不参与电网的电力交换。工作原理
在完全自发自用模式下,太阳能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再经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直接供给用户自身的用电设备使用。当光伏系统发出的电能不足以满足用户负荷时,由电网补充供电;而当光伏系统发出的电能超出用户负荷时,多余的电能则通过防逆流装置被限制在用户内部循环,不向电网输送。适用场景
完全自发自用模式适用于用户侧用电负荷较大、且用电负荷较为稳定,同时用户对电价较为敏感的场景。例如,一些大型工业厂房、商业建筑等,其用电需求大且稳定,通过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可以实现电能的自给自足,降低用电成本。优缺点
- 优点:该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光伏电能,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同时减少了对电网的依赖。
- 缺点:由于电能全部在用户内部循环,不参与电网的电力交换,因此用户无法从多余的电能中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此外,该模式对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和用户负荷的匹配度要求较高,若发电量和负荷不匹配,可能导致电能浪费或不足。
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定义与特点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是指分布式光伏系统所发出的电能首先满足用户自身的用电需求,当发电量超出用户负荷时,多余的电能则通过并网设备输送到电网,由电网公司按照相关政策进行收购。工作原理
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下,太阳能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再经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当光伏系统发出的电能不足以满足用户负荷时,由电网补充供电;而当光伏系统发出的电能超出用户负荷时,多余的电能则通过并网设备输送到电网,由电网公司按照相关政策进行收购。该模式需要安装智能化双向电表,以准确计量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和用户的用电量。适用场景
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适用于用户侧用电负荷相对稳定,但光伏系统发电量相对较大的场景。例如,一些屋顶面积较大、光照条件良好的商业建筑、居民住宅等,通过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可以实现电能的自给自足,并将多余的电能出售给电网公司,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优缺点
- 优点:该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光伏电能,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同时用户还可以从多余的电能中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此外,该模式对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和用户负荷的匹配度要求相对较低,灵活性较强。
- 缺点:由于电能需要参与电网的电力交换,因此用户需要承担一定的电网接入费用和维护成本。同时,该模式对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和用户负荷的匹配度虽然要求不高,但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全额上网模式
定义与特点
全额上网模式是指分布式光伏系统所发出的电能全部通过并网设备输送到电网,由电网公司按照相关政策进行收购,用户不直接使用光伏系统所发出的电能。工作原理
在全额上网模式下,太阳能通过光伏组件转化为直流电,再经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直接通过并网设备输送到电网。该模式需要安装单向电表,以准确计量光伏系统的发电量。用户通过出售电能获得经济收益,同时从电网公司购买所需的电能用于自身用电需求。适用场景
全额上网模式适用于用户侧用电负荷较小或用电需求不稳定的场景。例如,一些偏远地区或用电需求不稳定的用户,通过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可以实现电能的稳定销售,获得额外的经济收益。此外,该模式也适用于一些大型集中式光伏项目,其发电量较大且用户负荷较小或不存在,因此更适合采用全额上网模式。优缺点
- 优点:该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光伏电能,用户通过出售电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同时,该模式对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和用户负荷的匹配度要求不高,适用范围广泛。
- 缺点:由于用户不直接使用光伏系统所发出的电能,因此需要从电网公司购买所需的电能用于自身用电需求,增加了用户的用电成本。此外,该模式对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和用户负荷的匹配度虽然要求不高,但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该模式对电网的接纳能力和调节能力要求较高,若电网接纳能力不足或调节能力有限,可能会影响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分布式光伏的三种并网模式各有各的好和适用的地方。大家在选并网模式的时候,得想想自己用电多不多、光伏能发多少电,还有电网能不能接受和调节这些电。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并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