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人合一,象随心移,浅谈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人合一,象随心移,浅谈中国文人的山水情怀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8128408_121941003

山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游山玩水,不仅是现代人,也是古代文人一种重要的寻求与自然精神交流的一种风雅生活方式,“乘物以游心”,在从山水间追求精神的愉悦的同时,去领悟“意足不求颜色似”、“不求形似求神韵”的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理念。


王墨云作品

先看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这首洋洋洒洒借境抒怀的长诗(原文附文章后面),不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庐山秀丽雄奇的景色,更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很好地流露了诗人想摆脱世俗的羁绊,进入飘渺虚幻的仙境,但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的美好风景的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


王墨云作品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曾说:“人画山水时,画的并不是“山水,而画的是他自己”。山水已成为人情感的寄托、欢悦、素朴与虔诚的比喻,它已成为一种艺术。可见,山水画之精神表达是人类共同的诉求。

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中国人画山水演绎的中轴主线。


王墨云作品

老庄的道家思想与孔孟的儒家思想,几乎是中国文人的两条精神支柱。因时代背景及个人际遇的不同,他们或消极遁世,主张清静无为,或积极入世,渴望大有作为。古人在现实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更趋向委身于自然山水,从中寻找精神寄托,在和谐静美的山水中平息争胜之心,实现自我疗伤和心灵净化。


王墨云作品

也有一部分的文人在自然山水中,主动地寻求人生的乐趣,个性看似出世,其性灵却在山水自然中得以放纵。常常以宇宙的博大永恒来视出人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表现出无所拘缚,无须执着,任性适意,逍遥自如的人生境界。


王墨云作品

所以历来的中国的知识分子较西方的知识分子更重山水精神。这与中国文化传统中把山水作为人格修养或寓心明道的象征有关。孔夫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说影响甚远,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以生命自由与自然的和谐为美的人生也是许多人的精神寓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