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解读脂肪肝:病因、病机与治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解读脂肪肝:病因、病机与治疗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5457352_121488728

脂肪肝是当今常见的健康问题,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对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有着深入的理解。本文将从中医视角,为您详细解读脂肪肝的形成原因和治疗方案。

中医认识脂肪肝的病因

饮食不节

  • 长期过食肥甘厚味,如油腻、甜食等,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导致痰湿内生。例如,频繁食用油炸食品、大量摄入含糖饮料,都会增加脾胃的负担。
  • 饮食无规律,饥饱不均,损伤脾胃,影响气血生化和运化功能。

情志失调

  • 长期情绪抑郁、恼怒,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则血行不畅,形成血瘀。
  • 忧思过度,伤及脾胃,脾失健运,痰湿内生。

劳逸失度

  • 过度劳累,损伤脾气,脾失健运,水湿内停。
  • 过度安逸,少动久坐,气血运行不畅,痰湿瘀阻。

脂肪肝的中医病机

肝郁脾虚

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表现为胁肋胀痛、腹胀、食欲不振等。脾失健运,又可加重肝郁,形成恶性循环。

痰湿内阻

脾胃运化失常,水湿聚而为痰,痰湿阻滞中焦,气机不畅。常见症状有形体肥胖、身重困倦、舌苔白腻等。

湿热蕴结

痰湿久郁化热,或外感湿热之邪,湿热蕴结肝胆,胆汁排泄不畅。表现为口苦、胁痛、黄疸等。

淤血阻络

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或痰湿内阻,脉络瘀阻。瘀血阻络可加重病情,出现胁下痞块、刺痛等症状。

中医治疗脂肪肝的方法

养肝护肝

中药治疗

  • 根据不同的证候,选用相应的方剂。如肝郁脾虚证,可用逍遥散加减;痰湿内阻证,可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湿热蕴结证,可用茵陈蒿汤加减;瘀血阻络证,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 单味中药也有一定的疗效,如山楂、泽泻、丹参、决明子等,具有降脂、化瘀、利湿等作用。

针灸治疗

  • 选取足三里、丰隆、阴陵泉、肝俞、脾俞等穴位,通过针刺或艾灸,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祛湿化痰。

饮食调理

  • 遵循中医饮食原则,宜清淡、易消化,多食蔬菜水果,少吃肥甘厚味。
  • 可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利湿、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薏米、山药、陈皮、玫瑰花等。

中医治疗脂肪肝注重整体调理,从病因病机入手,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法,标本兼治。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自身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防治脂肪肝,维护身体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